第63部分(第2/4 页)
影的征战之中。
完毕。
孙承宗半响才回过神来,道:“陛下此歌,当真是催的人热血沸腾,豪情万丈,老臣就如同回到了战场,浑身充满了力量,好似年轻了十岁,随时可以上阵杀敌一般。用此歌催动士气,大善。”
徐光启则捋着胡子,眼神里似乎盯住某个东西,坚定而又狂热。
“呵呵,接着下一首。”
第三首就是《我的家乡》。(改编《我的祖国》)
……
第四首就是《临江仙》。(老版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就是用了里面的词。)
……
几首歌一唱完,孙承宗和徐光启两人,老泪纵横。原本为了国家,就cāo碎了心,心中不知道埋了多少心酸和委屈,被这震撼人心的音乐一催动,再也忍不住,痛哭流涕。
杨改革的人生,远不如孙、徐两位丰富,来明朝,也是当的皇帝,没有经受多少这辛酸苦辣之事,加上早听过这些歌曲,所以有免疫力。而明朝的这些一心为国为民,却屡遭不公待遇的人,被音乐那直透灵魂的力量牵引,把埋藏在心中的那些心酸、悲苦事,给勾了起来,再也忍不住,哭着发泄起来。
杨改革没想到,这歌还有这样大的威力,居然会让两位老人哭出来。自己怎么就没多少感觉呢?只觉得够劲,好听。
杨改革那里知道,这孙、徐二人的生命历程里,经历了多少伤心辛酸,无奈之事,一心报国无门,委屈求全而不得志,心里埋了多少不为人知的事。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第一百一十章 心思
看这孙承宗和徐光启哭够了,杨改革才道:“早知这合唱会惹两位师傅如此,不来也罢。”嘴上说不来了,实际上,巴不得有人来试验一下这效果。
“该来,该来。”两个老人抹着眼泪说到。
“呵呵,和合唱团劳军的事,两位师傅,觉得如何?是否可行?”
“可行,陛下。”
“完全可以,陛下。”
两个人的意思一样,都表示,这合唱团劳军是好事。
“郭桓,听到了吗?两位师傅都称赞这合唱团劳军是好事,所以,你通过了朕的考验,你就是这合唱团的正式团长了。朕准备让你正式的去劳军,第一站估计你也知道,就是东江镇,现在天开始暖和了,正好可以启程,沿途安全问题你放心,朕会关照的。”
“奴婢遵旨。”郭桓到时很平静的就答应了下来,完全没有什么大吃一惊或者惧怕。皇帝的歌明显就是给辽东人唱得听的,如果连这个都看不出来,还要在这大明朝混下去吗?
“嗯,很有几分胆识,不错,这样,大伴。”
“奴婢在。”王承恩靠近了答道。
“传旨,派一名锦衣卫千户领二百jīng锐,随团保护,专职合唱团的安全。”杨改革对于合唱团给予了厚望,当然是要给予高规格的保护。这劳军去的就是男人的集中营,合唱团了的女子又多,搞不好就弄出****来,那可就不妙,打了自己的脸不说,这塑造帝国的情人,怕是要破产了。
“兮……”
“唔……”
两位帝师都不约而同的带着一点惊呼,得锦衣卫千户,二百jīng锐的保护,这个劳军团的规格,相当的高了,看来,皇帝对这合唱团,确实寄予了相当高的厚望啊!又一想想这楚汉争霸,汉高祖一曲楚歌,唱得了天下,陛下如此投入,也不算过份。
当然,是在听过了合唱团唱歌之后才有如此的自信,如果是没听过,说什么也不会同意的。
“奴婢遵旨……”王承恩去办这件事去了。
“另外,那八名领唱的,每人五十两,其余合唱团人员,每人十两,算是朕给你们出行在即送的一点心意。还有,出行在外,伙食务必吃好,饷银也要高一点,银子,朕出,回来之后,朕还有赏赐,务必使这合唱团无后顾之忧,安心替朕劳军,明白吗?郭桓?”
“奴婢明白了,呜呜呜……陛下对奴婢们实在太好了。”皇帝又安慰,又是赏银子,又是提高伙食、饷银,这是多么好的一个皇帝啊!怎么能不让人感动。
“嗯,废话也不多说,给你们三天的时间准备准备吧,有家的跟家里人道个别,没家的人在京城好好转一转。三天之后,就出发吧。”
“奴婢遵旨。”郭桓早就做好了外出的准备,皇帝陛下作歌,就是为了激烈边军的斗志,不到边关去,如何激励?所以,这外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