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3/4 页)
朝一次。
……
处理完这些事,时间早已过了晌午,杨改革这才觉得,肚子饿的咕咕叫,吃过饭。王承恩又来报:“启禀陛下,郑怀忠求见,说是给皇上找齐了营造的高手。”
郑怀忠?不就是那个种辣子的吗?杨改革想起来,道:“嗯,那就见吧。”
……
“奴婢郑怀忠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郑怀忠很是积极的给皇帝办事,磕头也磕得有jīng神。
“起来吧,怀忠,听大伴说,你给朕找了营造方面的高手?是吗?”
“启禀陛下,是的,皇上自从吩咐奴婢办事之后,奴婢马上就到处寻找,已经为皇上找到了营造的高手了。”
“嗯,很好,那就见见吧。”杨改革心情极好。野猪皮那边有了对策,心情也就放松了不少,这种原本不太在意的事,也有心情去做了。
……
来的是几个绿袍小官。
当官的也有懂技术的?这个在大明朝,也蛮稀罕啊!技术型官僚在明朝,那可是不怎么吃得开啊!杨改革在心里纳闷。都说明朝的人都是以考进士为荣耀,读的书都是八股文,现在居然冒出几个搞技术的。看来,这林子大了,当真是什么人都有啊!以大明朝上亿人口的基数来说,冒出来几个技术型的官员,也就不奇怪了。
“……吾等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几个人叩拜,声音整齐得很,看样子,训练过。
“起来吧。”
“谢陛下。”
几个人都站了起来,都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板。
“朕听说你们都是营造的高手,很好,朕这里,有一建筑,需要你们建造,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办法?”杨改革开门见山,直接就问能不能造了。
一个似乎是带头的人很小心的回话道:“启禀陛下,不知陛下要造的是何物?”
杨改革拿起桌子上造就画好的一张图画,递给王承恩道:“大伴,把这个图给他们看看。”
王承恩接过崇祯手里的图,瞄了一眼,图上面画了一个大圆圈,上面似乎还有瓦片,从窗户看,似乎还有好几层,图画得歪歪扭扭。这个东东,有点怪异啊!王承恩心中也就闪了一下,就将这图画递给了那几个绿袍小官。
……
那几个绿袍小官站在哪来,把皇帝给的图纸传递了一遍,都看了一下。眉头皱了老高,不知道这东西是干什么用的。从来就没见过这种东西,要说是房子嘛,他是圆的,谁修房子把房子修成圆的?还有几层,这样高的建筑,那得用多大的木料啊?这房子得住多少人啊?这皇帝,还真的不是一般的怪异,以前有个做木匠的皇帝,现在,出了一个喜欢设计奇怪房子的皇帝,这大明朝当皇帝的怪癖,实在是太奇怪了,几个绿袍小官都在心里不住的嘀咕着。
“启禀陛下,不知陛下要造的此物为何名,有什么用途?”这个领头的还是问皇帝这个图是什么东东。看不懂啊!
“这个东西,应该叫做‘围屋’……”
“围屋……”那几个绿袍小官更是皱高了眉头,苦苦思索着什么叫围屋。
杨改革见下面一群人都是一副不知所以然的样子,又解释道:“此物,名‘围屋’,意思是围起来的屋子的意思……”
下面的人更是摸不着头脑,这房子建成这样,难道住着舒服?怎么看,这东西都不像住着很舒服的东东啊!更像是一座堡垒。
一小官觉得自己心中似乎有点谱了,心想这皇帝一直都很关心这辽东的战事,可能这东西就和战事有关,可能是一种新型的堡垒,于是,高兴的出来奏到:“启禀陛下,微臣知道了,这个建筑,定是堡垒了,防御敌人进攻的。”
……
杨改革一阵无语,心想我这个东西,可绝不是用来造堡垒的。可是又一想,这围屋,造出来的初衷,确实是防御土匪,野兽的,这个小官,说得还真没错。
“此物,确实类似堡垒,但是,却不是,朕另有他用。”
那小官傻眼了,没猜中皇帝的心思。
杨改革又道:“此物,其实,是用来听歌唱曲的。”杨改革很想说,这里是一个大剧院,搞合唱,开演奏会的,可又怕明朝人听不懂什么叫大剧院,只好说是唱歌听曲的。
下面的人被雷得不轻,本以为是和战事有关,皇帝关心辽东的安危,国家的命运,那还有几分自豪感,现在可好,给皇帝造风花雪夜的娱乐场所,这,实在有点……,算了,反正是给皇帝造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