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道天好高地好厚,竟敢跑到我的家门口来欺负我,看我打不死你!
白顺阳最终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俗话说得好,擒贼拿脏,捉奸那双。毕国宝与李丹花在一起,只是说说话,又没有什么过激的行为。可是,白顺阳又放心不下。于是,白顺阳就偷偷地跟着毕国宝和李丹花。
现在,毕国宝竟然把胳膊搭在了自己老婆的肩上。白顺阳再也忍不住了。他一个箭步冲上去,抓住了毕国宝那只搭在丹花肩膀上的胳膊,把毕国宝摔倒在地。然后,扑上去,举起拳头,狠狠地打了下去。白顺阳一边打一边喊:“你这个色鬼,我看你还敢勾引我老婆不!”
李丹花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她刚要喊出口,却发现是自己的丈夫白顺阳。她一把抓住了白顺阳的胳膊,大声说:“呆子,你看清,他是毕国宝,是咱们的老同学!”
白顺阳说:“我打的就是这个毕国宝!”
李丹花说:“你这个混蛋,他受了伤,我正送他回仓库休息。你要是再敢动他一指头,我就喊九叔公来!”
白顺阳一听到丹花要去喊九叔公,马上就软了下来。九叔公虽然姓吕,可是,却是白家庄辈分最高威望最高的。况且,九叔公把白顺阳这个没有爹的孩子当做自己儿子一样疼爱。白顺阳当然不想把这事儿闹到九叔公那里。
毕国宝说:“顺阳,你误会了!我的腿受了伤,走不动。丹花正搀我回住处!”
白顺阳在毕国宝的腿上一摸,果然满是血水。他蹲在地上,不说话了。
李丹花生气地说:“你蹲在那里干啥?刚才的猛劲儿到哪儿了?还不把国宝搀起来,难道还要我搀不成?”
白顺阳自知理亏,哪里还敢争辩。他忙把毕国宝从地上搀起来,三个人一起向生产队的仓库走去。
5、写状纸
李丹花和白顺阳把毕国宝送到了生产队的仓库里。那时候的工作队员下乡,一般都是自带行李,在大队部或者生产队的仓库里一摊,就是一个床铺。吃饭是吃派饭,全村的人轮流吃。工作队员吃饭也不是白吃,一般是2两粮票,2毛钱。不像现在,干部下乡要用车,吃饭要在干部家,鸡鸭鱼肉,白吃白喝。吃饱了,喝足了,还要捞点土特产什么的带回去。白顺阳把毕国宝放到地铺上,李丹花用毕国宝带来的药物,把伤口包扎起来,然后,向毕国宝告了别。
李丹花与白顺阳回到家,家中已经乱了套。李丹花的姐夫王一东来了,还没有吃饭呢。女儿雪莲饿了,正在大声地啼哭。婆婆王凤菊抱着雪莲,怎么哄也哄不乖。
丹花回到家,接过雪莲,扒开衣襟,把一只大*塞到了雪莲的嘴里,雪莲马上就止住了哭。王凤菊去给客人做饭,白顺阳点亮了堂屋的灯,把自己的“一担挑”王一东让进屋。丹花、顺阳、王一东三个人在堂屋里坐了下来。
其实,王一东下午就来了。王一东来到白家庄,并没有先到自己的小姨子李丹花家,而是藏了吕栓子的家里。毕国宝和李丹花去吕栓子家里的时候,王一东正坐在吕栓子家的堂屋里。这才是王改焕不让毕国宝进门的真正原因。王一东秘密地来到吕栓子家,是在与吕栓子策划一件大事。
原来,王一东与吕栓子家一样,全家迁往青海支边。王一东家的情况比吕栓子家更惨,他家连房子都卖了。王一东的父亲死在了青海,与妻子李爱花一路讨饭回来。他们两口子满指望能够在家乡讨条活路儿。可是,王一东万万没有想到:户口没有了,口粮没有了,房子没有了,全家人照样面临着死亡的危险。他们在生产队的牛棚旁边搭了一间窝棚,全家人住在里面,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想想当初抱着满腔爱国热血雄赳赳气昂昂地去青海移民支边,如今落了一个这样的下场,真是欲哭无泪。
王一东不甘心,吕栓子也不甘心,所有从青海返迁回来的人都不甘心。他们相互串联,策划一起到县政府去上访。
上访需要一份状纸。有了状纸才能把青海返迁移民的困难和冤情说清楚。吕栓子虽然能说会道,但是,大字不识一个。王一东是小学文化。他们两个人都写不好这份状纸。吕栓子心里一动,就让王一东来找白顺阳。因为,白顺阳和李丹花两口子都是高中毕业。尤其是白顺阳,自小就爱看父亲白昌盛留下的古书,文采飞扬。要是能够请他来写这份状纸,青海返迁移民的困难和冤情就解决了一半儿。当然,为了不给白顺阳找麻烦,吕栓子就让王一东在自己家藏起来,等到天黑后再来找白顺阳。
白顺阳听了王一东的来意,连连摇头,一个劲儿地说:“不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