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1/4 页)
,便顿了一顿,又道,“主要是关于相府一些人事变动问题,非得面见丞相细说不可。”说着,便在馆中一张红木椅上径直坐下,真的等起曹操来。
司马懿察言观色,知道他这番前来,其意必定非同小可,也不问他,便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他闲聊起来。不知不觉中,他俩竟已畅谈了半个多时辰。在闲聊之中,司马懿见丁仪右袖微微鼓起,隐然有物,想必便是他一心想面交曹丞相的那封密奏了。
他略一沉吟,站起身来,轻轻走回到自己书案之前,悠悠说道:“丁兄,你我公务缠身,终日不得闲逸,却不知你平日里是如何解乏消闷的?”丁仪素来嗜酒如命,听得司马懿这么一问,便随口答道:“办法很简单,就在曹丞相的那首《短歌行》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累了喝几盅便行了。只不过,曹丞相才解了‘禁酒令’,好酒不好找啊!”
司马懿听罢,哈哈一笑说道:“丁兄此语甚得我心。不瞒你说,小弟这个馆中便时常藏着这上等的解乏之物呐!”一边说着,一边从书案下拿起一只紫檀木箱,放在了书案之上。
丁仪惊疑不定地看着他。司马懿微笑着,慢慢打开了那只紫檀木箱,一尊镶满了珍珠宝石的黄金酒壶,两只碧光闪烁的玉杯赫然出现在他俩眼前。丁仪不禁有些怔住了,嗫嚅道:“这这”却见司马懿含笑注视着丁仪,道:“既然丁兄难得亲自到我主簿馆一次,小弟便以自家珍藏多年的宫廷佳酿——‘龙泉涎’与丁兄同饮共赏,如何?”
“不不”丁仪摇了摇手,急忙说道,“丁某今日实有要事求见丞相,饮不得酒,还请司马君将杯壶收起吧!”不料司马懿已是不动声色地慢慢取下了金壶的壶盖,顿时一缕淡淡异香飘溢而出,令人垂涎欲滴。
丁仪哪里受得这酒香吸引,一闻之下,不禁失声赞道:“好酒!果然是好酒!”不禁走了近来。司马懿含笑不语执壶在手,向着那两只玉杯倾出琼浆来。那杯中琥珀般莹澈的酒光荡漾着,映得丁仪须眉俱亮。他慢慢举起了一只注满了酒的玉杯,举在空中眯着右眼欣赏着,啧啧称赞着,露出不忍释手的爱意。司马懿举杯过来,向他面前一敬,然后一饮而尽,道:“丁兄,在下就此先干为敬了。”
丁仪也随之一仰脖子,杯中的“龙泉涎”化为一股香甜无比的热流顺喉而下,当真是舒爽异常。他啧了啧舌头,赞道:“司马君的‘龙泉涎’果然是酒中极品,色香味俱佳。”说着,自己伸手去斟起酒来,只想借着这酒瘾上来痛饮一番。然而,在他俯首斟酒之时,却没看到站在他身边的司马懿脸上隐隐掠过了一丝深沉而莫名的笑意。这笑意,便像那漾然的酒光,一闪即逝。
也不知过了多久,丁仪终于从沉醉中清醒过来,那酒怎么那么醉人呀?他咕哝着,有些昏昏沉沉地看了看四周,房内天色微暗,看来时候已不早了。而司马懿醉得似乎比他更厉害,趴在书案上已是不省人事。
在昏昏沉沉中,丁仪突然脑中灵光一闪,心头一紧,急忙探手一摸右袖,感到那封密奏还原封不动地装在衣袖里。他的心一下从嗓子眼落回到胸腔里,放得踏踏实实的。
踩着有些蹒跚的碎步,丁仪也不和那个一直没有醒过酒来的司马懿招呼一声,便径自去了。
第3卷赤壁暗战,司马懿阴了曹操一把第23章魏太子之争第154节东宫四友
“丁仪真的给父相上了这样一封密奏?”曹丕瞪大双眼,睚眦欲裂,“我早就该料到这个‘独眼狼’一定会在背后捅我这一刀子的!”他的眼神是那么的凌厉,若是十个丁仪站在他身前,几乎也要被他的目光割成碎片了。
司马懿却没有他那么反应激烈。他知道,只要曹丞相一晋升为魏国公,那么立嗣之事迟早就会浮出水面。而曹丕与曹植的夺嗣之争,也就很快会拉开帷幕。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只不过他没想到这一切竟来得这么快。在他看来,丁仪的这封密奏,就是曹丕、曹植夺嗣之争的导火索,双方背后的各种势力也将随即展开角逐。
实际上,司马懿向来看不惯围在平原侯曹植身边的陈琳、王粲等所谓“建安七子”的,那一帮靠写什么歌功颂德的华丽文章而投机钻营的文人墨客,浮华之文、清谈之风,于国又有何功?于民又有何益?曹植和这一群只知舞文弄墨的书生们整天混在一起,又有多大的发展前途?吟风弄月,你唱我和,怡然自乐,全然不知道奋励有为,建功立业,所以文人儒士多不能经世致用而为世人所笑也。然而,在曹植身边的诸多儒生之中,唯有丁仪是个例外。司马懿读过他撰写的各类奏章,感到其文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