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1/4 页)
光阴飞速流转,转眼就出了正月,天气回暖,万物复苏,农田里的作物油绿片片。年前关业,直到现在都没开张,雨春的计划就是永明、永久、永辉都上了学堂,雨春对他们讲了文化的重要性,永明虽不喜欢读书,听雨春讲的有理,也塌下心思读起了书。
雨春自己的计划就是建屋种田,五亩地的出产,足够兄妹几个果腹,不能因小利而忘了大事,把几个人读书摆在了首位,黄金有价,光阴无价,错过了少年时期,再想读书绝对没有机会了。
雨春的劝导和谷氏的不同,谷氏一味的读书做官,财利引诱,孩子们听不下去的原因就是,村里有过不少读书人,哪个做了官,哪个得了利?
所以调动不了读书的积极性。
雨春是以读书识字学做人的道理,人活一世,离不开文化的真谛,开导几个弟兄,让他们懂得了文化有何用处,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活得更好学文化,读书有一个正确的目标,不只是读书就为妄想当官发财,那样看不见摸不着的愿望拼命。
读书只为了生活,这个简单的理想,人人都可以实现的真实奋斗目标。
不用拼命科举,只为简简单单的识字读书,也不是非得拼命,小孩子自然没有了心里负担,甘心情愿地读起书来。
雨春的房屋建筑前期就是准备砖瓦石块,木料倒不用花钱,山里的树木多得是,楚离帮忙,雇了十个壮劳力,也不要特别粗的木檩,砖瓦结构的房子,屋顶是尖的,屋顶成坡型,承载的重量比平房降低几倍。
林木砍回来晾晒了十几天,就已经干透,村里有专门钉房架子的木匠,还是楚离帮忙,找了河西村的木匠,一天就钉好了二十架驮。
雨春对河西村并不熟,前三春遗留的记忆里倒是去过河西村,那只是在洗衣服的河边老远望着的。
在河边认识了河西村的一个小姑娘,名字叫小丫儿,那个小姑娘和那个三春命运差不多,年龄比雨春大点儿,她家里有个后妈,爹爹是个听老婆摆弄的,自然是有了后妈就有后爹,小丫儿也和小三春一样吃不饱,穿不暖,挨打受骂,俩人倒是很同病相怜,话语也投机。
在雨春的印象里,小丫儿也是个很懂事听话的孩子,可是那个继母就是看不上她,因为小丫儿受虐待,发育不良,个子非常小,继母几次都要卖掉她,很不好卖,所以蹉跎至今,小丫儿还在受继母的气。
她爹本来就是个软盖儿的,一个丫头怎会被她爹重视,小丫儿一丝不敢反抗,她也没有反抗的能力,随便地让后妈肆意的欺负。
搭建了一间棚子,兄妹几个就住在棚子里,烧烤店已经到期了,退了房子,也没有再租住,在这简易的棚子里将就一个月,房子就能建成,预备的房料也需要看着。
在露天搭了三个大灶,准备建房时提供饭食。
半个月才准备齐房料,明日就要开工了,兄妹几个非常激动,眼看就要住新房了,怎不让人高兴,几个人谁也没有住过新房子,能不激动吗?
唯独是四夏,半天了心神不属的,坐卧都有异于往日。
永久看四夏那个样子,想不透四夏的心思,便出言讥讽:“你得色什么?这是三姐的房子,你沾光住住就不错了,美个啥劲儿。”
要不咋是个孩子呢,永久始终看着四夏不顺眼,他认为四夏以前总骂三姐,三姐就不该收留她。
雨春看着永久好笑,这小子真会记仇,雨春哀叹:宁得罪黑社会老大,也别得罪永久,四夏是让他八个眼看不上,四夏还真是悲哀。
四夏却说出了让雨春瞪圆俩眼的话:“三姐,等新房盖好,就把娘接过来。”
我的天!雨春最怕的就是谷氏离得近,河东村有卖地的,比河西村的还便宜,就是躲着陶家人,雨春才买了河西的地建房,恨不得一次也见不到陶家人才好,接谷氏来,一点儿门儿没有。
不用去接,人家谷氏。周氏自愿的来了,到了跟前,俩人像视察的干部般,指手画脚:“这地基打的不牢,要好好下点儿功夫,盖的牢靠才好,这大房子,等我孙子娶媳妇也够住了。”
谷氏还没说完,周氏就抢了话:“够住!够住!娘,您就这么一个孙子,让三丫头多打几套家具,先摆上,好给我们传宝相媳妇,东边这几间,我们一人两间,也算够住了。
我的亲妈呀!雨春差点儿没笑喷,这都是什么思维?好像是跑马占圈呢,嘴一动,别人的就成了她的。
雨春鄙视了一小阵儿,没有闲功夫跟她们扯,自己还忙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