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第2/4 页)
,娘说过些日子会让人过来教授这些人种植方法。堂哥也说种出来粮食之后,会让人赶来收购,然后充作军粮,这样就不用从京城运来了,省了很多的费用。”
“堂哥真会捡便宜。”宁巧音嘟起红唇。
“你这丫头,难道你不是这么想的?”宁墨夙笑道。
“虽说也是!”
“那就这么定了,等水渠挖好之后,估计人就到了。”
“边关城墙之事如何了?”她问道。
“放心吧,百里不是笨蛋,这件事他自己会解决。”
“对了,哥,这里还有一件事。”说着,宁巧音就把知府这里的事情说了一边。
宁墨夙听完,沉吟片刻,随后说道:“你短时间会离开?”
“不会,至少要看到那几万亩地都发了牙才行。哥,军队里有没有人懂水利的?我想让人帮忙看看,在哪里挖井比较合适,毕竟那么多人呢,至少要保证水源充足。”雪山上的水,只够灌溉农田的,再说也不方便饮用。
“这个我不清楚,等明天我回去找百里恪问问,不过军中将士几十万,定会有人知道的,放心吧。”
“嗯,那我就放心了。”
宁墨夙看着妹妹,笑问道:“你是要和娘一样,经商?”
“不是,来之前我就想过了。以前娘也说过边关苦寒,我就想着能否帮到这里的百姓,所以才和娘要了银子过来的。”
“你手里的银子呢?”这个丫头这些年只是堂哥赏的东西也有几百万两的好东西了吧,若是到了关键时刻,她可不会认为皇上赏的就不能变卖。
不过,只能说明堂哥赏的都是她喜欢的吧。
“我这里的银子只有几万两而已,根本就不够,所以这次来我可是和娘要了五百万两。”宁巧音伸出五根手指,在宁墨夙面前摇晃着,“羡慕我吧。”
“是是是,很羡慕。”宁墨夙无奈的点头附和。
两千人挖水渠,估计一个月的时间差不多了,而那片地,她也找了专门的人丈量,目前还没有个准数,足以说明是有多么的大。
明明守着这么大的一片地,为何就是没人去开荒呢?
看来这些年,长乐城的百姓真的是被祸害的不浅啊。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正文 018,多惆怅
挖水渠是一项很大的工程,这一开工,就是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宁墨夙已经从军中找了三四个熟知水利的人,他们帮着将雪山下的水引渡到那片荒芜的土地上,而从京中赶来的懂得果树种植的人也来了。
君瑶听说自己女儿准备在边关种植作物,可是很赞同,这次来的人有七八个,都是种植方面的高手,全部都是宁家的人。
另外,关于长乐城的新任知府,也是个让宁巧音大吃一惊的人,正是她的七舅舅君孝贤。
要知道一城知府虽然是外放的官员,却也是朝廷的四品命官,君孝贤除了最开始是在下面的地方任职五品官,后来却是回了京城做了五品文官,谁知道这次被派到了边关。
听闻新任知府上任,百姓心里都很是嘀咕,不知道这次的知府大老爷是什么人,好官还是贪官。
这一日一大早,宁巧音兄妹三人就等在了知府衙门,还有留下来的仅仅十几人的差役,要知道一个知府的差役人数最少也有七十人,可以想见,长乐城的知府衙门是有多么的**,也难怪那些百姓如此惴惴不安,怨声载道。
半个时辰之后,当远处的仪仗队慢慢走近,还伴随着铜锣的声音,众人就知道,是新任的知府老爷到了。
“大哥,大姐,这次七舅舅过来,带着舅娘和鸿哥儿吗?”宁天宇看着远处的轿子问道。
“都来了,毕竟七舅舅最少要在这里任职三年啊。”宁巧音回答。
随着官轿缓缓而来,街上两边的百姓纷纷跪地迎接。
等轿子停下,旁边的随从掀开轿帘,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男子从里面下来,身上穿着锦缎青袍,上面印着七彩祥云。
“舅舅,没想到会是你,不会是你主动向堂哥申请调任的吧?”宁墨夙走上前笑道。
看到站在知府衙门前面的三人,君孝贤抿唇笑道:“是啊,京城虽然舒服,可是太闷,正好这里有空缺,朝里也无人愿意主动过来,我就捡了一个便宜。”
“我就知道是这样。”
后面的轿子走下两个人,一个容貌清秀,姿态优雅的妇人,一个是年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