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满城尽带黄金甲电影免费 > 第5部分

第5部分(第3/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火影:从百分百完美虚化开始!入住黄金庭院后,爱莉拉我直播女扮男装后,我被校花疯狂表白风流短跑之神时空中的深情鲁鲁修凌驾于诸天凹凸世界:雷震之女网游之熟女陪我上青云穿越恋歌:上官与夏侯【HP】布莱克家族莫名其妙的异世界冒险英雄联盟之玩家对战强势文化手册特种兵张霄回村搞大事,被女学霸懂不懂ADCarry的含金量穿越王者:聊天室里的英雄传奇四合院之剥夺一切暗区突围之黑金指挥官当原神照进现实家养辅助投喂指南[电竞]

壮大势力,伺机图谋北上。不论南下抑或北伐,都可视作是黄巢朝向长安的迂回曲折的道路。可见长安曾经是多么的壮观,竟然对黄巢这个外乡人产生了致命的吸引力。

王仙芝起义(3)

经过一系列的挫折后,农民军主力基本上退出了中原战场。可以说,自从黄巢揭竿而起后,到目前为止,虽然有局部的军事胜利,但那胜利太小,仅仅限于攻陷几座小城池,战果几乎是微不足道的。黄巢基本上是靠游击战在大范围内的运动游走来取得生存,多少有点疲于奔命的感觉。可以想象,这种大失败的经历会对黄巢的心理产生不小的影响。他或许逐渐意识到,曾经的凌云壮志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一系列的打击让他逐渐现实而清醒起来。可以说这个时候开始,他已经意识到,他梦想中的长安离他实在太遥远,也许会永远可望而不可及。

王仙芝、黄巢起义后,全国各地有不少小股农民军纷纷响应。这里特别提到江西的一支农民军,由柳彦璋率领。乾符四年(877年)六月,柳彦璋率部攻陷江州,擒获唐江州刺史陶祥。柳彦璋让陶祥向朝廷上表,请求归顺。僖宗下诏,任命柳彦璋为右监门将军,并命令柳彦璋将部众解散后奔赴京师做官;又下诏任命左武卫将军刘秉仁为江州刺史。柳彦璋接到诏敕后不肯答应,率领战船百余艘在湓江上设立水寨。新江州刺史刘秉仁有勇有谋,乘驿马上任,单独驾一叶小船来到柳彦璋水寨中。柳彦璋大出意料,一时不知所措,傻头傻脑地上前迎拜时,被刘秉仁乘机斩首。刘秉仁随即将柳彦璋军全部解散,创下一人平一军的奇迹。事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三》。

关于这个刘秉仁,还有个相当有名的故事。根据明人冯梦龙的《古今笑史》记载:刘秉仁来任江州刺史时,从京师带来一头骆驼,放养在庐山下。庐山附近的百姓见了大惊失色,敲起鼓来聚集起来,合力把骆驼打死了。于是去禀告新任的刺史说:“某日于某处捕获庐山精。”刘秉仁命人把“庐山精”抬进来,却发现是他自己放养的骆驼。

黄巢后面的故事在前面的篇章已经有所论述。值得注意的是,黄巢后来先后提过想当两个地方的节度使,天平和广州。天平是他的家乡,毫无疑问,他希望能衣锦还乡,这可以说是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有的乡土情结。而广州,则是因为黄巢到达广州后,发现这块远离中原的地方还相当富庶,相对天平而言,广州也更加安全。但无论如何,长安才是黄巢心底深处最期待的梦想。

最后再提一下沙陀与唐朝的关系。从前面提到的庞勋起义和王仙芝起义都可以看到,沙陀军经常会在关键的战事中出现,在镇压农民军上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沙陀是西突厥的别部,名为处月,又被音译为朱邪。相传他们的先祖出生于雕窝之中,酋长因为他生得怪异,便让各族轮流抚养,因此得姓“诸爷”,即不是一个人抚养,后来传成了朱邪,即“诸”变成“朱”,“爷”变成“邪”,但读音没有变。朱邪分布在金娑山(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格多山,一说为尼赤金山)南,蒲类海(今新疆东北部巴里坤湖)东,由于驻地有沙碛,且名为沙陀碛(今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所以对外号称沙陀部。突厥习惯以部落的名称为姓氏,所以沙陀部落的人都姓朱邪。

唐太宗李世民时,沙陀部首领曾随西突厥贵族阿史那弥射至长安朝见太宗,之后一直内附于唐,与唐朝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安史之乱后,吐蕃占据河西走廊等地,沙陀与唐朝的路途受阻,联系中断,沙陀归吐蕃。吐蕃迁沙陀部至甘州(治所在今甘肃省张掖县)。

后来,回鹘与吐蕃争夺土地,攻取了凉州(治所在今甘肃省武威县)。吐蕃担心沙陀暗中与回鹘勾结,准备将沙陀迁至黄河以北地区。沙陀人为此非常害怕。沙陀首领朱邪尽忠与其子朱邪执宜商量。朱邪执宜说:“我世为唐臣,不幸陷污,今若走萧关(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自归,不愈于绝种乎?”于是决定脱离吐蕃,前去投奔唐朝。

元和三年(808年),沙陀部三万人东迁。吐蕃派军追击,沙陀且战且走,沿洮水(今甘肃省黄河支流洮河)至石门关(位于今宁夏固原县西北),战斗数百次,损失惨重,部众大半战死,朱邪尽忠战死,朱邪执宜也受了重伤。历经千辛万苦后,沙陀余众近万人在朱邪执宜率领下,终于抵达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

唐朝廷得知真相后,颇为感动,安排沙陀残部在盐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定边县)居住。并为之设置阴山府,任命朱邪执宜为阴山府兵马使。这是沙陀内迁的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好心的木之本君源动力客串情夫被看透的小心思侯爷当娶,一等嫡女已逝爱与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