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页)
现。
这样在桂树下徘徊,又站了一会儿,胡乱地想了些心事,就准备打道回府了。忽然听得那边儿“吱呀”一声响,宫门已经大开,看见嫦娥仙子从里面走了出来。
她今日只是青丝简束,淡妆素描,一副慵懒无聊的模样。不过她越是如此,却越是显露出她的自然清新、温婉可人,别有一种超乎自然,随意无羁的至美!与平时众仙人眼中的形象又自不同。原来今天嫦娥仙子没有走。
只见她有些惊喜,说道:“果然是——你来了吗?适才听见喜鹊一声声地叫——真是难得的贵客呀,就请进里边儿奉茶吧。”也好,不妨今日就进去看看,再好好找一找作诗的灵感。
从外面远看,这宫殿很有古朴的质感,年代当然已经很久远了;从里面看,但觉得这里环境清幽,布置精巧,似乎无处不充满着动静有致的美感。此时,置身其间,但见那远处的风物也是错落有致,隐约可见。宫内也有不少的桂树。但是颇为奇怪的是,这宫里面,竟然还有好多显然经过精心呵护的兰花、梅花和菊花,旁边也有翠绿的幽篁竹林——这几样加起来,分明就是那梅、兰、竹、菊“四君子”了。还听说近纪年来,生活在月宫之内,常伴随嫦娥仙子左右的四大侍女皆以此“四君子”为名,想来其间定有深意。
宫内有别致的小桥,桥下是脉脉的流水。曲径通幽,香径徘徊。四处是各色各样的奇花异草,皆葳蕤生姿,随风摇曳。芳草鲜美,四季不衰。在花草树丛间,有些写意的仙鸟,都长着七彩的羽翼。它们或轻轻抖动和整理着羽毛,或随处栖息,高昂着头四处走动,脚步极其轻盈。偶尔低回鸣叫,声色婉转。这些无比奇异的花草竹木,好象无时无刻不在恰如其分地显示出居住这里女主人的优雅高洁、与众不同。
正是:幽居名宫不寂寞,重楼尽处是佳景!
所谓仙有仙格,花有花语。当人的感情倾注于花卉,用一种人们特有的感受与花卉进行沟通交流,就形成了特定的花表达特定意思的“花语”。另外,人们还根据各自的喜好,把某些花比喻为“花友”,而把某些花比喻为“花客”。
比如:
桂花为仙友;荷花为净友;
菊花为佳友;梅花为清友;
茉莉为雅友;海棠为名友;
芍药为艳友;栀子为禅友。
又比如:
牡丹为贵客;兰花为幽客;
梅花为清客;杏花为艳客;
桃花为妖客;莲花为溪客;
海棠为蜀客;菊花为寿客;
瑞香为闺客;腊梅为寒客;
琼花为仙客;玫瑰为刺客;
杨花为情客;含笑为佞客;
孤灯为穷客;石榴为树客;
丁香为情客;月季为痴客。
兰花历来被称为“正人君子”。人们奉兰花为正气的化身。屈原曾经这样写兰花:“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堇”。又说“纫秋兰以为佩”,就是喜欢将兰花作为服饰佩戴在身上。我想那模样一定标致极了。
梅花以其“独先天下春”的胸怀,象征了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宋代有个名叫林逋的诗人,是一位节操高洁之士。他终身不娶,以植梅养鹤自娱,被后人称为“妻梅子鹤”,就是以梅花为妻,以鹤为子的意思。他这样描述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司马光称其所作的《天园小梅》诗“曲尽梅之体态”。
而那位“不为五斗米折腰”愤而辞官的东晋诗人陶渊明却是一生爱菊如命。他认为“秋菊有佳色”,被后世称为“爱菊第一人”。他的后半生,一直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生活。《红楼梦》里的那位“林妹妹”有一首《咏菊》诗,后两句说:“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至于竹的正直挺拔,摇曳有致及坚韧气节,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36
在人们的印象中,广寒宫可能是“危楼高千尺”,一个极其孤独、清冷、凄凉的地方,其实不然。如果能够身临其境,你就会感觉到这里四处的环境都是绝佳,如果住在这里也一定很舒适。我想这里,应该特别适合文人们居住。譬如一个家有余粮,而又并不怎么踌躇满志的单身读书人住在这里。夜晚,就在这宫内书室里挑灯读书;晨钟暮鼓之际,就在树下、香径上独自漫步,徐立徘徊。也可站在那宫殿阁楼的最高处,把酒问天,凭栏远眺,近赏天上各处的美景风致,远观人间的百态万象;风起云涌的时候,则可长立宫中、宫外,或观天,静思,或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