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页)
,只问:“怎么知道那是贾充的?”
既然剩的不多,确认身份便成了当先要务。
流风见李玥吟不自在,不想继续却不得不说,“她腿上有块胎记,让家里人认过了,确实无误。”
“她死了我倒是一点也不意外。”殷碧涵若有所思,她看向流风继续问道,“死了有多久了?”
“发现的时候是刚死,两三天吧。”
“也就是说,她死在二十天之前。”殷碧涵竖起食指放在唇上,露出一抹别有深意的笑,“正好是陛下说要追究,然后御史台的人被山洪困住的那段日子。”
殷碧涵言下之意,令房间里的气氛顿时沉到了底。
“不过,这也算是好事。”殷碧涵无名指勾起散发拢到耳后,脸上笑得温和。
“好事?”如果不是在李玥吟面前,流风必然要诈唬起来,她用刻意压了却还是不低的声音说,“有人死了!这还叫好事?”
“至少可以证明,曲央那里没有牵涉在内。”这次,却是李玥吟开口,虽然他仍是皱着眉。
流风回头看看殷碧涵,她点了点头。“如果曲央牵涉在内,就不会容贾充在世上多活这么几个月。”殷碧涵扫了流风一眼,眼中的寒意直冷得她下意识地瑟缩,说,“而且……”
“假造名牌官牒该是在安阳。”李玥吟接口。
“这个我知道。”连一旁的承墨也插嘴道,“丢了官牒是大事。没有报官就证明没有丢,所以那人手里用的就是假的官牒。”
“但是——”流风明白过来,“如果曲央县令是看守着贾充呢?平白无故少一个人不会令人起疑吗?”
“话是这么说。但是流风,”殷碧涵看向她,“如果是你,你是宁愿杀人之后被人疑心,还是放着那个人四处游荡?”
“这……”流风一时词穷。
曲央与安阳虽然遥远,但是难保真的贾充就一定不知道安阳发生的事情。所以曲央如果牵涉在内,无论如何都会有些动静。而既然她的家人是半个月前才报的官,那么至少证明从科考到半个月前这段时间里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状况。
同时,也可以证明贾充本人的名牌官牒并没有遗失,也所以牢里那个所用的就是假造的官牒。
“所以,也就是说……犯人只能是在安阳了?”
“嗯。”殷碧涵思索着,一边说,“牵涉到的人很多,很杂。”
“很多很杂?怎么说?”流风问。李玥吟和承墨也看向殷碧涵。
殷碧涵倒似是对三人的目光一无所觉,侧了侧头一边想一边说:“既然下得了狠心杀人,也就不差这几个月的日子。而且,从陛下在早朝的时候说出要查案到动手杀了贾充,除去路上的时间大约也只有一到两天的时间。这段时间一边要谋划杀人,一边要阻拦或者调配御史台,这份果决实在是不像当初会埋下隐患的蠢货所做的事。”
一番话说得流风点了点头。而李玥吟早就想到并不觉得奇怪,只是听到殷碧涵用来“果决”这个词,不由看了她一眼。
“当初埋下隐患?”流风继续问,“当初怎么隐患了?”
“如果是我,”殷碧涵嘴角一勾,道,“在决定做这件事的时候就会杀了贾充。尸体切得碎一点,喂狼也好烧了也罢,总之绝不能让人发现。然后拿着她的官牒去应考,即使发现也不过是个冒用的罪名,罪不至死。”
殷碧涵自顾自说着,转眼却见三人都神色古怪地看着她。
“怎么了?”殷碧涵不解。
“没,没什么。”流风嘴角一抽,“你继续。”
“既然贾充的事情清楚了,之后的事情也就好做了。殿下,您说呢?”
李玥吟沉吟了一下,道:“大理寺那里看来还是要再去一次。提审犯人,查看证物,只是……”
“寺卿如果不合作,就什么都问不出来。”殷碧涵接了下去,“这倒真是个问题。”
“难道还是要用吏部的法子?”李玥吟皱眉。
“试试无妨。”殷碧涵想了想,显然也没有合适的办法,“不过这次,就请流风陪殿下一起去。”
“我?”
李玥吟只是一怔,流风倒是先嚷了出来。
“论起做戏,流风在我之上。”先是调侃了一句,殷碧涵正色道,“她的眼光也好过我。去大理寺她比我好。”
后面半句称赞,把反讽的话堵在喉咙口,进不进出不出的。
李玥吟看了眼流风,转念间也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