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第1/4 页)
刚才几个人之所以听了苏三的号令,也是因为街面上的事情紧急,事急从权,才暂且压下了这些心气,并不是真心服苏三的。须知若真的民变,他们也逃不脱干系。
但现在事态已经平息了,这些压下去的心气,便自然而然地冒了出来!在他们看来,九个营头向来是共同进退的,再没有九个人压不下一个人的道理。何况苏三还只是一个暂署的名头!
他们也承认这个苏三确实有些能耐,一出手便把一场变乱给平了下去。不过,就靠这些,就要他们心服口服地跟他,那是不可能的。
把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苏三便轻轻地一笑。心道自己再年长个十来岁,再把‘暂署’那两个字去掉,这些人未必敢这么当面顶撞!
其实他是无所谓的心态!他也不需要这几个营头对自己服服帖帖的!这个九门总巡检的名头,也不是他想要的。他出现在这里,不过是为了救莫少华出来,顺便给自己捞点资历,以后从军方便而已!
因此苏三,从案首的笔筒里取了一支令牌,拿在手里看了看,随后往厅下一扔。
“咣呤!”令牌打在地面上,发出一声清脆地响声!
九个营头都拿眼来看苏三,不知道苏三此举何意!
只听苏三懒洋洋地道:“苏三既然受命暂署九门巡检司!那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九门巡检司有督察外事的职责,那外事嘛,本巡按自然是要一手抓起来的。来人啊!速去大理寺,把此前处置外事的莫少华提来,本官要连夜办公问案,不负皇上的信重。”
说罢,对着杜兴使了一个眼色。
杜兴一愣,老半天才反应过来,原来苏三唱得是这出戏。把莫少华提到巡检司来,那岂不就是接莫少华回府?可是,莫少华是钦命的囚犯,苏三敢这么大胆说提来就提来?
苏三看着杜兴发愣,手指头有节奏地叩在案上,仍然缓缓地道:“怎么?没人接令?”
杜兴心道,反正是苏三担干系!先把人提出来再说,免得在大理寺受苦!因此连忙往前一挺道:“杜兴接令。”
苏一摆了摆手,从手边取了纸,草草地写了几个字,用了巡检司的大印,往下一扔道:“去吧。”
杜兴捡了令牌与文书,闷着头便走了。
苏三也不理采其他营头,而是对着金铁石道:“嗓子都冒烟了!”
金铁石只好硬着头皮对外头喝道:“都没长眼睛怎么地,不知道倒茶上来啊!”
几个堂下站着的兵士,连忙跑去准备了。
第153章,用人的原则
话分两头说!且说,这巡检司的衙门里头,可不仅仅只有九个营头!
事实上,平常时节,九个营头也都有各自的衙门办公,不会每天都到巡检司来。wWW。只是每三天,到司里点个卯,听莫少华唠叨几句便各回各自的一块地头!
司里自然还有许多推官,主簿之类的属官。巡检司可是一个大衙门,有自己的大堂,也设有监狱。而且监狱的规格,比金陵府和大理寺的都要大!许多江洋大盗,都是关在九门巡检司的大牢里的。
巡检司里也有自己的捕快,就不管着九门里的九个营头,那权力也是极大的。这里基本上承担了前一世警察与武警的双重职责!又加上,这里是在都城,所以这处衙门是真正的要害职缺。
苏三看到外头有几个人冒着头在往里看,便猛一睁眼道:“还有没有规矩了,探头探脑的做什么,都进来。”
于是,一下子进来一大片的人!这些人都是衙门里的属官,上官已经到了堂上,他们怎敢不来见面。都是听到查理传旨后,闻讯赶来的。
九大营头可以不理苏三,他们这些人可不敢忽视苏三。苏三是皇帝的宠臣!现在亲视九门巡检司,虽说是个暂署,但看苏三这架式,今晚又立了这么个功劳,只怕摘掉这个暂署的名头也不远了。
苏三不理睬那些营头,而是对着堂下束手见礼的一众司官道:“都介绍一下!是什么职位,叫什么。”
众人便挨个地说了姓名,苏三提着笔,一边听着,一边时不时地在纸上记两笔!众人见苏三听得认真,自然也不敢马虎,小心在意地介绍,并不敢把苏三当一个毛头小子来对待。其实越是毛头小子,就要越要小心从事,年轻人火气大,更不能顶撞。
等所有人都介绍完了,苏三才放下笔,看着其中一个官员问道:“冯天元?”
“属下在!”
苏三道:“本官记得,你好像是个驿丕?什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