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1/4 页)
在中山先生与越飞君的联合宣言上说得最清楚:“孙逸仙博士以为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
事实均不能引用于中国,因中国并无使此项共产制度或苏维埃制度可以成功之情况也。此项
见解,越飞君完全同感,且以为中国最要最急之问题,乃在民国的统一之成功,与完全国家
的独立之获得。”概括言之,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全民性的国民革命,任务是内求统一,外求独
立,而就革命动力言,城市市民与乡村中小地主及自耕农都占极大数量,这些阶层对外积极
反对侵略,对内并不代表妨碍统一之封建势力,所以除去封建的旧势力而外,广大国民群众
都是这一革命的积极参加者和拥护者。
中国共产党虽亦见到这些基本问题,而并没有深切的了解;因此,经常以急进的主观上
之幻想,代替中国社会发展之客观条件,机械地了解民主革命的阵容,只有循着苏联十月革
命的唯一途径。更错误的是不了解革命客观形势,基此而采用诸多错误政策,客观上对于可
能参加的广大革命力量,竟予以过当的摧折,直至九一八民族危机之严重性明显呈现时,仍
是如此,而在今天,亦未曾表里一致地改正过来。
复次,中国国民党领导之对内统一运动,其目的原为反对封建割据,亦系形成全民对外
之先决条件,应当确认其为进步的革命步骤。中共昧于此义,贸然将阶级斗争和民族解放,
勉强地予以联系,并强调阶级斗争愈深入,民族解放愈迫近成功之说,处处以阶级利益抹杀
民族利益。这一切与国民革命不能调和之基本观点,在理论与事实两方面,均已确证其误。
第二,以上是说明中共对于国民革命理论的错误见解,基于此种见解,于是对于中国国
民党之认识,亦极不正确。中共初则认三民主义为反动思想体系,而认国民党只是代表地主
资本家的阶级政党,继又认国民党为法西斯主义之分派,国民政府为亲日卖国政府,但就三
民主义的本质言,就国民党的组成成分而言,就国民政府及蒋先生之过去政策而言,此诸估
计显非事实。中国国民党实继承中国革命史上之优良传统,它推翻满清专制政府,创立中华
民国,北伐后逐渐完成统一中国的任务,迄今尚担负着神圣抗战建国的重任。即以此次抗战
而论,举国上下,一致奋起,为中国历史上所仅见,将士牺牲者为数在五十万人以上,尤复
再接再厉。此诸明显事实,无论何人,均不得不承认此为蒋先生领导成功之明证,国民党革
命精神发扬之实例。尤有进者,蒋先生为举国一致所公认之最高领袖,当此国本飘摇,千钧
一发之际,挺身肩负此民族兴亡之重责,忠诚谋国,中外同钦;凡我国人均不应借口某些枝
节问题,吹毛求疵,别谋发展,以快私图。所以那些认为国民党具有两面性,在目前抗战是
革命的,抗战胜利后是不革命的谬误观点,不仅否认由抗战胜利而展开之革命光辉,而且对
于正在进展中的抗战建国之伟大工作,亦必然予以严重损害,此则可以断言者!
第三,中共对于中国革命之错误判断,对于三民主义国民党及其领袖之固执成见,于是形
成其一般策略路线的连串错误,中共本身组织之缺陷与退化,亦随此错误路线而愈益充分暴
164/166
… Page 501…
《我的回忆》第三册
露出来。
中共策略路线错误之具体表现,即为不顾革命所需要的客观条件而争取领导权的斗争。
自民国十六年以来,中共更提出苏维埃政权口号,采取以乡村包围城市的暴动政策,争取所
谓一省数省首先胜利,十年以来,现已证明,所谓苏维埃口号完全与民族利益背道而驰。就
共产党本身组织言它久已退出产业区域,走向偏远地带,失其应有之群众基础,它已起了质
的变化,已经不是甚么无产阶级的政党,不断的在进行军事阴谋与暴动,以从事持久的阻挠
内求统一与外抗强敌的斗争。
第四,抗战发动以后,全民族之迫切要求,为精诚团结,一致抗日,中共主张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