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3/4 页)
第四军
及第三十一军)暂交彭德怀指挥,从此,总司令部便不直接指挥部队了。周恩来则预先赴各
县,料理这次战争所未了的事务,然后再返保安。
从这时起,所有红军又开始合二为一了,为了这件事,我曾向红军学校的学生发表演说,
解答他们的一些疑问。我向他们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情形,西路军的不幸遭遇以及
党内团结的经过。我说明我到保安去,主要是促进党内团结,并设法供应西路军的情报,并
呼吁一般同志,化除以往有过的歧见,与来自各处的同志精诚合作。党内问题自可由党内的
会议解决,而红军则是一体的,不应由任何界限。
红四方面军自毛儿盖与一方面军分手,以迄现在我们北上再度会合,期间经过,大致即
如上述。事实如此,是非得失,唯读者察之。
① 见《Red Star Over China。by E。Snow》亦遇译,激流出版社。一九四九年版第二二七页至二三二页。
② 戴继英,湖北籍,系鄂豫皖区的省委员,任红二十七军的政治委员。
③ 蒋鸿钧也是湖北籍的同志,似是二十七军政治部主任。
第二十篇 国共和解
第一章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戏剧性的一幕,使整个时局为之改观:在国民党和南京政
府说来,“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转变为“团结内部,一致抗日”;在中共和红军方面说来,
九年的苏维埃运动从此结束,中共成了一个特殊的在野党,红军及其所占领的区域,至少在
名义上成为国民党政府属下的一部分。这期间的经过,已有不少历史文献可供研究,这里仅
就我个人所接触到的,略述一二。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日①我和朱德率总司令部直属机构人员到达保安。保安的红军学校
校长林彪率领学生队伍到郊外欢迎我们,毛泽东等中共中央要人也和在懋功初会时一样,站
在学生们行列的前面迎候。在一个预先布置好的讲台上,我们都发表演说,互致祝贺。我的
演词是强调对外抗日内内团结。那时我们所谈论的,不是那些过去了的事,而是策划未来。
保安是我所见到的线程中最荒凉的一个。它的规模不及长江下游的一个集镇,而且经过
121/166
… Page 458…
《我的回忆》第三册
历年的天灾人祸,房屋多已倒塌,我们来后立即发生住屋不敷分配的现象;我和朱德都分得
了山边的一个窑洞,与毛泽东张闻天秦邦宪王稼祥林伯渠等结邻而居。这些窑洞的前面,原
有一条由商店住房所组成的街道,但那时房屋已是荡然无存。在废墟之上,已种满了各形各
色的菜蔬。总司令部人员就只有各按工作单位性质,分别挤住在同类的机关里。我们所带来
的红军学校学生,就合并在林彪所主持的红军学校里。
保安的荒凉和落后是特别引人注目的。这里几乎没有读书的人,满清的时候,保安的定
额秀才,多是不识字的。直到那时,全县很难找出一个中学毕业生,这件事是我们谈论保安
文化落后时所常提到的。这里人烟稀少,街上通常都是红军战士多于老百姓。据说这里的粮
食,只要一年丰收,就够吃三年。可是这样的好年,却是难逢难遇。主持经济财政的林伯渠
同志,就像周恩来在河连湾一样,聚精会神在那儿解决供应上的困难。
陕北一带是中国历史上造反者和土匪啸聚之所,它的各种条件,像大海中的一个避风港,
似乎所有西北方面的造反者,不管他们最初的目的何在,当他们处在逆境的时候,不是南走
汉中巴山山脉,便是北走陕北,以待时机。这主要是地里的形势使然。
我在保安会见了林育英(我到时他因事他往,继闻我来保安,即忙赶回来)。他仍是和从
前那样热忱朴实,说话的时候,全身各部都在用劲,似乎要将他心中所想的倾泻而出。他为
了要完成两个中央的联络人的任务,对我和毛泽东等以往的英勇奋斗,倍加推崇,把我们比
作玛瑙珠子的线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