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3/4 页)
宣德年间的,这个价格就太值了,不过康熙年的,国内也没卖到这个价。”
“我虽然很少回国,但是国内的古玩市场也了解一点。乱世黄金,盛世收藏,现在华夏正是盛世来临,所以古玩市场越来越火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珍品古玩是一天一个价!而且这几年欧洲的一些大藏家也频频出手,在拍卖会上炒高中国瓷器的价格,所以,这个价格真的不算贵。”
“那老板真心想卖能让到什么价?”
“先生真心想买能出到什么价?”
吴迪笑了,手一张,伸出五根指头,说道:
“五万,欧元!”
“噢,买糕的,先生你实在是太会侃价了,这个价格不可能。”
“那老板您再说一个可能的价格?”
“八折,八折是最最优惠的价格。”
一百六十万?吴迪默默的摇摇头,说道:
“老板,我再看看其他的,如果还有合适的,到时候我们再谈。”
老板点点头,站到一边去了。
片刻,吴迪又看上了一件影青瓷碟,瓷质极薄,暗雕龙花,表里可以映见花纹,微返青色。底款四字两行,永乐年制。
再看标价,五万欧元。吴迪拿起碟子问道:
“老板,这件怎么卖?”
“这是永乐年间越州窑的青瓷,是不可多得的真品。唐诗人陆龟蒙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美越窑青瓷的典雅秀美,其釉色清澈碧绿、如冰似玉的光泽,给人以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被誉称为秘色瓷。18世纪,越窑青瓷传到了法国,法国上流社会被这种精妙绝伦、如一泓清澈碧绿湖水釉色的瓷器所折服。当时巴黎剧场正上演《牧羊女》,法国人就用“雪兰冬”的名字来称呼越窑青瓷。”
既然你要卖弄学问,那我也就说两句,看看谁的话真!吴迪接过老板的话头,说道:
“越窑的兴盛期在唐及五代时期。宋初,北方诸窑定窑、耀州窑烧瓷的工艺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定窑白瓷刻花器的雅洁素净、耀州窑青瓷刻花器比之越窑更是青出于蓝,宫廷用瓷已无须越窑。所以,老板你这款瓷器只怕是一件晚清时期的仿品,这个价格可出不了手。”
老板将这件瓷器摆在清朝瓷器堆里,显然是也有这种想法,闻言也不争辩,直接问道:
“那先生认为它应该值多少钱?”
“一万,一万欧元。”
目前影青在国内的地位并不高,小件瓷器一般在二十万左右,精品能到上百万。但吴迪显然没有义务给老板扫盲,既然他认为是越州窑就当越州窑给他讲好了。
老板摇摇头,显然不太相信这个价格,吴迪也知道这件东西的价格不好讲下去,也不在意,放下瓷碟,继续往下看。
第一百零九章 老外真可怜
吴迪将剩下的瓷器和杂项看完,并没有发现其它感兴趣的东西,于是转身招呼宋影,准备直接走人。就在他一只脚踏出店门,忍不住要回来时,老板叫住了他,
“先生,你们从国内过来,能找到这里,就说明您和这里的东西有缘,那只祭红釉碗确实很不错,您不再考虑考虑?”
“考虑是肯定要考虑的啦!奈何价格太高啊!不瞒老板你说,开始看到是二十万,我还以为捡漏了呢!谁想到是欧元!”
老板低头盘算了一下,说道:
“您如果诚心想买,十万!”
吴迪笑了笑,回道:
“加上那只碟子差不多。”
老板连连摇头,想了一下又说道:
“先生,你刚才为我那只越窑青瓷出到一万欧元,那这样,我就再让一万,这件祭红釉碗就让给你了。”
“不不,只是这一件祭红釉碗,我最多出到七万欧元。老板,我是一个古董商人,一万欧元买回去越窑青瓷,我可以卖三万欧元,但我买东西可不能按我的卖价出价,否则我就要赔钱了。”
宋影早就听木了,不过她没有丝毫的不耐,因为她发现,在谈论起瓷器的时候,这个穿着一身李宁运动装的平凡男孩竟然有着一种让人不敢直视的光芒。正是这种光芒,让她认为自己这次的遭遇也不算糟糕透顶,如果能如愿救了爸爸,说不定多年以后回忆起来,也会有一种别样的浪漫。
“十二万,十二万欧元,两件瓷器都让给你。”
老板咬了咬牙,消瘦的老脸上青筋暴起,声调也提高了不少。
“十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