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2/4 页)
击集群将分别攻击中安达曼群岛、
南安达曼群岛。
而负责攻击小安达曼群岛的第3两栖登陆攻击集群则由中国…东盟两军共同组成。拥有1艘072型“玉康”级(072型)大型登陆舰、6艘079型“玉连”级中型登陆舰、新加坡海军4艘
“忍耐”级坦克登陆舰、泰国海军2艘“诺米德”级坦克登陆舰、4艘511型坦克登陆舰及其他辅助登陆舰艇30艘以上,搭乘有中国…东盟陆军部队3个步兵团和1个坦克营的兵力。
按照中国军队一贯以来的登陆战术,此次“冰山再现”战役的基本精神为多登陆地段有重点的突击登陆,全纵深夺取并巩固登陆地段。第一攻击梯队将以3个加强摩步师为先锋,登陆正面宽约6~12公里。
每个攻击集群以两个加强轻步兵团为尖刀部队,每个步兵团又以2个加强营为尖刀,每个突击营的登陆正面宽约500~1000米。即在6~12公里正面,将4个加强营同时在4个点登陆。率先登陆的加强营将包括一个步兵营,加强1~2个两栖战车连、工兵连、反坦克连、防空、防化及1~3个步兵连。
根据战前的情报分析,战役指挥部判断印度陆军在中安达曼群岛、
南安达曼群岛设防严密,守备部队均超过1个步兵师。而小安达曼群岛的守备力量较为薄弱,仅有2~3个步兵团的兵力。
印度陆军的兵力配置前轻后重,其中仅有30%左右的兵力集中于滩头附近的工事群内,而主力将部署在岛屿的纵深。印度军队采取这样的兵力配置主要是为了抵御掌握有制空权的中国军队采取垂直登陆,同时也能较好的规避中国海军强大的支援火力。所以战役指挥部较为乐观的认定在抢滩阶段,不会遭遇印度陆军的激烈抵抗,真正的决战将在岛内进行。
为了迅速的将重型装备运送上岛,中国…东盟军队不仅调集了大量可以直接驶上滩涂的坦克登陆舰,更准备了大量由半高集装箱模块为基础的钢制浮箱。这些被称为“海上模块式后勤系统”的浮箱拥有喷水推进系统,可以迅速的构成任何所相要难得配置,其用途包括浮游栈桥、滩头登陆门桥、车辆能够自由行驶的滚装平台、驳船纵列、高架结构和海上防堤等。
2008年1月27号夜,各两栖登陆攻击集群开始由集结海域向目标海域开金。各登陆舰艇组成的船团,呈双纵队列航行、各舰之间保持6~12链的距离。在整个航行过程中,水面舰艇将担负其警戒护航任务,根据舰艇的性能分为远程、直接、协同三种不同的警戒状态。
其中负责远程警戒的主力驱逐/护卫舰艇被配置在距离登陆船团5~15海里的威胁海域内一线排列,以保持雷达接触为标准,组织对潜、对空、对海警戒的任务。而二线舰艇则担任直接警戒,配置在登陆船团的前方及两侧,组成半圆或者扇型的警戒线,各舰艇之间的距离以保持声纳接触(15~25链)。而由对地支援舰队组成的协同警戒部队则被配置在距离登陆船团前方10~20海里的航线上,向攻击目标前进。
在黎明之前,各登陆船团均已进入距离换乘区12~25海里的“海上梯队区”疏散待命,在重新编组之后按小队为单位进入距离海岸8~16海里的换乘区。在攻击开始前2~3个小时内,登陆部队再在换乘区开始进行海上换乘。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十章:海岸燃烧(二)
经过一夜的紧张航行,各登陆船团在黎明前开始海上换乘,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的两栖登陆装备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自二战时期形成的换乘/编波的抢滩模式依然是有效而必须的。
虽然投入了大量的大型登陆舰艇,但是相对于各机械化步兵部队数量众多的重型装备而言,中国海军的登陆舰艇数量仍然十分有限,只能尽可能地用来搭载重型装备,而出了少量均衡装载的步兵外。第一攻击波次抢滩登陆的轻装部队仍主要由征用的大型民用船只运载。
此刻在民用船只的两舷同时旁靠2艘小型登陆艇,即将投入登陆的士兵们开始在军官的指挥下,开始在漫天的朝霞中攀爬横贯在船体上的大型软梯,海天边不时传来的隆隆炮火中,不时有士兵紧张中失手坠下大海,在水兵们开朗的笑声和嘲笑中被救上登陆艇。
对于这些步兵来说,在登陆发起时换乘小型机械化登陆艇、冲锋舟等抢滩工是必须的,而大型登陆舰上的两栖坦克等两栖装备的泛水也需要时间。舰首的舱门缓缓打开,一辆辆两栖装甲车辆和两栖主战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