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1/4 页)
钕煸勒饷茨昵岬拇笮』镒印K淙豢醋诺ケ〉悖��裁椿岜蝗拥降蛋甘椅奕宋式颉V钡剿�闷鹄钕煸赖囊槐臼椤�
“变态心理学经典安全分析?这什么东西?难道你不是警校的毕业生?”刘老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他也是第一次从李响岳嘴里听到了犯罪心理分析师这个名词。老刘干了一辈子刑警,实践经验十分丰富,而且头脑灵活。一听完李响岳的介绍,他便明白心理学分析为破案能提供的帮助有多大了,简单的案件不显,但要真遇上棘手的,心理学分析肯定会大放异彩的。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真的看到心理分析的长处,人们才能慢慢接受。于是刘老跟李响岳这一老一少便开始在档案室里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了。李响岳从刘老那学到的东西,够他受用一生,而李响岳帮刘老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转机出现在第三年,在李响岳已经被全公安局遗忘的时候,一起连环杀人案让警方一愁莫展。四名被害者是清一色的中年男性,年纪在四十五到五十五之间,死因都是中毒,四名死者彼此并不认识,从家庭到工作,警方没有发现他们存在任何的交叉点,案件过去一个月也没能找到线索。
就在这时,刘老带着李响岳主动要求参与破案。刘老当了一辈子警察了,连公安局现任局长都是他以前带出来的,反正现在案件已经快成悬案了,死马当活马医,局长当然不能为这点小事撅了刘老的面子,点头同意了。
就在其他人抱着看笑话的心态时,两人抽死剥茧,层层深入,最终拔开云雾,让案件真相大白。这四名死者的共同点,在他们的老婆身上。
人到中年,结婚时间足够长了,总会有些问题,这四位死者恰恰家庭都不算和睦,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相处时间长了,要么爱死对方,要么恨死对方是一直不变的定律,四位死者的老婆都恨死他们的丈夫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谁都不能离婚。
水深火热的生活需要倾诉,要不然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在沉默中变态,这四名生活苦闷的中年妇女不约而同地找了心理医生,当然了,是不同的心理医生,不然最初的警方排查时早排查出来了。
心理医生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彼此认识,事实上,还是好朋友,同行相忌这一点在他们那一点都没体现出来。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用着同一名保洁员。心理诊所里满满全是病人档案,而这些档案涉及个人*,绝对不允许泄露出去,找一个管得住自己的保洁员不容易,所以四个人用的都是同一位。
我们这位可爱的保洁员陈姐五十多岁,笑起来一脸慈祥,带着个儿子在城市内艰难求生,却从不对着别人诉苦,谁都说她是个阳光的人。没有人会怀疑到她身上。
李响岳把她带回来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他是不是想破案立功想疯了,这么一个跟邻家老奶奶一样和蔼的人,怎么可能是凶手?
但结果证明,李响岳是对的。陈姐的另一面,谁都没想到。
二十岁嫁给自己村从小一起长大而且长大后自己爱的男人,从此相夫教子,操持家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容颜不再,成为家庭主妇与社会脱节后,被刚刚改革开放就外出打工的进而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了眼的丈夫毫不留情的抛弃,除了两个嗷嗷待脯的孩子,什么也没留给她,而离婚的时候,陈姐已经四十多岁了。
四十岁,没有学历,与社会脱节,从来没有挣过钱的陈姐都要疯了,两个孩子才十多岁,正是上学的年纪,可是丈夫却一去不回头,任她怎么上门哭求都对她不理不睬,嫌弃至极。
回娘家住了不到两个月,娘家嫂子就已经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就差指着她鼻子骂她白吃白喝了,父母早已经去世,哥哥有自己的家庭,能为她做什么呢?
几次想一死了之的她为了孩子只得擦干眼泪,背井离乡进了城,只要能挣钱养活他们娘仨儿她什么都干,捡过垃圾,摆过地摊,扫过大街,终于也挣扎着活下来。
每天对着别人笑脸迎人的她,心底深深埋藏的是对前夫无限的恨意,这个男人,不珍惜她的付出,二十岁的夫妻感情对他来说不具有任何意义,害得她吃尽苦头,夜里孤枕难眠,而那个负心汉,据村里人说,过得很好,对比饱经沧桑的她,她到底意难平。
所以当某一天她在心理诊所打扫卫生不小心碰掉一份档案,在捡起来看到里面写的另一个女人哭诉着丈夫的种种不是时,她再也无法忍受下去,跟踪了第一死者,在他拎着一瓶水时接近他,撞掉了水,趁机掉包换成放了毒药的水后离开。第一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