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1/4 页)
,沿路的景色与他的记忆大相径庭,他知道自己迷了路。
有几辆人力车停在路旁,霍华德在一辆车前停下。他耸着肩,并辅以手势,但车夫仍听不懂他洋味十足地中国话。他不得不掏出钢笔,从驾驶室中找出笔记本,在上面写下‘东方书店’,递给车夫,他立刻明白了。他知道霍华德听不懂他的话,于是在笔记本画了一个草图,标出到那儿的路线。果不其然,霍华德很快找到了书店。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昨天那个中年人不在店中,一个与他年纪相仿的女人坐在柜台后面。霍华德用混杂着英语的中国话向她说明来意。她好奇地打量着他,显然不明白他说些什么。霍华德十分失望,转身就要离开,但转念一想,自己费尽周折才找到这里,还是不枉此行吧。于是离开柜台,步入前面那些正在选书的人群中。
可能是周未的缘故,这天书店的人比上一天要多得多。霍华德打量着身旁,发现大都是些二十岁上下的年青人,他们专心致志地看着书,没有人注意他,这让他十分自在。案上的英文书都是些二手货,虽然有点陈旧,但保存十分完好。封面一尘不染,边角也看不出卷起和缺损。霍华德猜想它们一定是通过滇缅公路运来的。在国内它们非常普遍,现在却是弥足珍贵了。
木头制成的书案摆放得密密麻麻的,中间的通道也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行。所以如果停下阅读的话,必须侧着身,以便让其它人通过。在一个书案上,霍华德找到一本海明威的《非洲的青山》,拿起来阅读着。海明威是他崇拜的作家,他喜欢他的小说和含蓄、意境深远地散文。但最让他感兴趣的是他的经历,他的军旅生涯和婚姻。他从一些报上看到他又娶了玛瑟 盖尔荷恩,并同她一起到中国旅行。在《下午报》上他读过他写自中国的那些文章,但他不知道他现在是否还在这儿?他对他在中国的行踪很感兴趣,他知道他去过香港和重庆,但他不知道他是否去过昆明和缅甸……这时候,有人从他身后挤过去,碰掉了案上的一本书,他伸出手想把它拾起来。他没有拿到它,而是抓到了一只小小的手臂。
它是一只洁白如莲藕般的手,小巧而精致,并散发出一阵盛开玫瑰似的清香。霍华德尴尬地抬起头,发现对面正站着一个满脸绯红的中国姑娘。她看上去十七、八岁的样子,留着齐耳的短发,身着青色的阴丹士林布旗袍。他达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急忙松开手。
“对不起,”他急忙解释,“我见到书被碰落了,想捡起它,我没有看到……”
“我知道,”那姑娘说,她的英语虽有些生疏,但相当纯正,这使霍华德颇感意外。“房间太小了,除了书,没有人注意到其它事。”
“是的。”
“你是英国人吗?”她扑闪着两只大眼睛,仿佛夜空中的两颗星星。
“不,”霍华德笑了,他记起昨晚店老板也这么问过他,“我是美国人。”
她逃也似的消失在人群中,一会儿又在柜台前出现了,她把钱递给柜台后那个女人,回头张望了一眼,就消失在大街上。霍华德注视着她,心中升起一股从没有过的、莫名感觉。仿佛被时间定格一样。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不顾一切地挤过人群,冲到大街上。暮色中,街道上人来人往,但却没有他要找的那个姑娘。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七章(1)昆明空战
他们期盼已久的战斗终于来到了。第二天上午九点左右,陈纳德办公室的电话响了,中国情报室来电报告,发现10架日本轰炸机正飞越缅甸与云南边境,向西北方向飞来,沿着这条航线,它们在1小时后就能飞抵昆明。
日本飞机每次都是沿着这条航线轰炸昆明。开始时,他们还有一些战斗机护航,但经过几次轰炸,他们没有发现中国飞机升空拦截,于是胆子变得越来越大。最近几次,他们竟然放弃战斗机,只派遣轰炸机执行任务,在深入中国内地的漫长旅途中,他们都不进行飞行编队,只是按照自己喜好,大摇大摆地任意飞行着。
陈纳德命令在机场的报警旗杆上升起一个气球,并命令不当值的‘亚当与夏娃’中队做好战斗准备。担任警戒任务二中队飞行员戴上头盔,穿上厚重的飞行夹克,跑向自己的飞机。他们聚在一起,一边等待着机械师为飞机做临战前最后一次检修,一边开着玩笑,掩饰着自己紧张而不安地心情。科尔讲了一个一战时飞行员的笑话。他在参加第一次战斗时,吓得尿了裤子,没有同敌人交手就飞了回来。自此以后,他看到飞机就大小便失禁,最后不得不被军队送回国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