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3/4 页)
若先生,陈留王跟长公主是君,吾是臣,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是要离开呢?”
荀深吸一口气,道:“使君真仁义君子也!”
然而仁义君子却不适合京城,荀心中突然放松许多,看着沉默的刘备:“玄德公,有言,不知当不当说?”
荀乃战略战术双方面大师,他的一句话,哪怕是不成熟的一句话也值得人去思考。
“先生,请说。”
荀道:“使君不适合京师的这种尔虞我诈,还是早日出京的好。”
仁义是把双刃剑,替刘备扬名的同时又能禁锢刘备的一些行为。
想想历史上,刘备因仁义之名在京师时只能每天种菜来打消当权的戒心,而出了京师却如龙游大海,逐步拥有天下。
“先生之言,备铭记于心。”
刘备的折节下士让荀攸很明白,可挑选主公不仅仅是主公能做到折节下士就可以的,如果刚接触刘备时荀还有点投靠的意味,现在么,还是再等等吧!
刘备送走荀,特意把贾诩叫到一处密室内,贾诩,三国超一流的谋士,一个能活到八十多岁安度晚年的老狐狸,怎会不知道放走刘协的意义?
贾诩今年四十三岁了,一个谋士最成熟最机智的年纪,怎能说年轻跟见识不足呢?
“文和先生,吾有没有说过你可以随时离开,带着你的家人?”
贾诩怎么想都没想到刘备会这样问,他想过刘备暴怒,平静或佯作无事等等各种状态,唯独没这样想过?
“明公说过。”
贾诩老狐狸的道行绝对不是刘备几句出乎意料的话可以摸清的。
刘备接着道:“千金买马骨的道理,先生比我明了,如今天下即将大乱,只要我有点雄心,不想早死的话就不会为难先生这个马骨。想想楚霸王何等威风,不就是不会用人才被高祖这个无赖打败吗?吾自认没有霸王之勇,自然也不敢赴霸王的前车之鉴。故先生想走,随时都可无顾及的离去。”
“明公想说什么?”
贾诩这个老狐狸也有点糊涂了。
“我们是该好好谈的。”
“谈什么?”
“谈谈先生的归处,董卓祸乱京师,某看天下大乱即将开始,先生是不是也该择主而事了。”
刘备看着贾诩道。
贾诩当即下拜道:“诩见过主公。”
“呃?”
刘备一噎:“先生不在慎重考虑考虑?”
贾诩道:“主公麾下将勇兵精粮足,只要得一二谋主就能称雄一地数十载,古人道人到七十古来稀,吾今年四十有三,几十年足够吾活到安乐死,至于儿孙的活路自有儿孙们去争取。”
贾诩的豁达让刘备突然觉得自己很小人。
“先生,可否告诉某为何放陈留王离去?”
贾诩道:“主公在荀面前说的很好,君要走臣岂有不让之理?”
贾诩这是借刘备的话堵刘备的嘴吗?
贾诩又道:“值此一点就让主公免受道德指摘,主公不放陈留王,董卓岂会放心主公?一旦主公与董卓火并,那就中了党人的驱虎吞狼之计,拿自己的基业去便宜袁氏,主公乐意吗?”
当然不乐意,刘备的根基在幽州,袁绍迟早是要占据河北之地的,刘备怎能容忍老家被袁绍占据?
贾诩道:“主公不放陈留王,如何让董卓心无旁骛的祸乱朝纲,朝纲不乱,主公如何割据一方?”
“善。”
刘备点头,有谋士指点迷津,刘备觉得自己的前景突然变得大好。
“那先生觉得某该占据何地?”
贾诩抚须道:“主公根基在河北,自然割据河北为好,根据三互法,主公无法在幽州任长官,冀州看似繁华,其实乃多事之地,待主公在冀州站稳脚跟,中原以被有心人占据,到时非有数年拉锯之战不可一统,彼时巴蜀、荆扬、西凉都已成气候,非有大变,主公可能有生之年不能荡平。”
贾诩寥寥几句几乎将整个三国的形势说透,袁绍不就是这样,可惜败给了曹操,不论袁曹谁胜,荆扬跟巴蜀的情况都是一般,如果没有刘备这个游龙,曹操有生之年真可能一统天下。
“青州被大河一分为二,主公想在青州成事必遭河北、中原两面夹击,可谓难上加难。”
刘备道:“难道就剩并州了吗?”
贾诩点头:“并州虽然贫瘠,然而主公有十石仙粮,又有刘氏商铺输血,完全可以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