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完,蓦地跨上一步,伸手把那少年从床上提了起来。
少妇吃惊的道:“师傅”
黑袍老道已把少年挟在肩下,说道:
“你随我来。”大步往外走去。
少妇一路跟在师傅身后,不敢多说一句话。
黑袍老道奔行如飞,不过半个多时辰,已经赶到利国驿,脚下方自一停。
少妇早已奔得粉脸通红,鼓腾腾的胸脯起伏不停,眼波朝四处一溜,问道:
“师傅,这是什么地方了?”
黑袍老道道:
“利国驿。”
少妇又问道:
“你老人家把他带到这里来做什么呢?”
黑袍老道放下少年,忽然右手一伸,一只乌黑的手掌迅快朝少年右胸按下。
少妇吃了一惊,颤声叫道:“师傅”
黑袍老道阴森一笑道:
“为师只用了两成力道,这小子死不了的。”
少妇心头暗暗一震,故意娇声问道:
“师傅只用了两成力道?那为什么呢?”
黑袍老道伸手一指道:
“此处离柳泉已是不远。”
少妇眨着一双清澈的大眼,听不懂师傅这句话的意思,但又不敢多问。
黑袍老道深沉一笑道:
“因为柳泉住着一个伤科圣手,好了,咱们走”。
初冬,天气已经相当寒冷。
入夜之后,天空洒着毛毛细雨,西北风刮得更紧。
这时差不多已是两更光景,乡村人家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天一黑,早就关上门睡
觉,村子里静悄悄没有一点人声。
有之,那就是不时传来几声狗吠,点缀着这个村子。
这是房山湖南首的一个小村落——柳泉。
此刻从利国驿通向柳泉的一条泥路上,正有一点灯火在路上浮动,由远而近!
那是一个背着药箱的老者,一手提着灯笼朝村里走来。
这老者约莫七十来岁,腰背都有些弯了,身上穿一件老布棉大褂,扎脚裤,敢情已经赶
了一大段路,连嘴里都在阿着白气。
就当他走近村口,忽然口中“咦”了声,脚下一停,提起手中灯笼往路边照去,黯淡的
灯光,照到的赫然是一个人,仆卧在地上!
棉褂老者身上背着药箱,当然是个郎中,活了几十岁的郎中,当然见多识广,灯光虽然
黯淡,但他目光一瞥,就已看到这人年纪不大,身上穿的是一件湖绉丝绵长袍,很可能还是
富家子弟。
他可以断言这人绝不是这个村子里的人,但奇怪的是富家子弟怎么会躺卧在村口的地
上。他蹲下身,用手指去探探那人的鼻息,呼吸极为微弱,不像是喝醉了酒,也不像是生了
急病!
莫非是负了伤?看他样子,好像还伤得不轻。
棉褂老者放下药箱,把这人翻过身来,那是一个面目清俊的少年,最多不过二十二三
岁,他提着灯笼略为检查了一番,一时看不出他伤在哪里?但凭他的经验,已可肯定这少年
人昏迷不醒,是中了极重的内伤,可能还奔行了不少路,支持不住,才倒下来的。
棉褂老者背起药箱,然后双手抄起那少年,挺挺腰骨,急步朝村中泥径走去,到得一幢
瓦屋门口,就急着叫道:“凤仙,快来开门。”
一般小村子里居住的人家,通常都是像棋盘上的棋子一样,东一家,西一家,并不连贯
的。
因此就是叫得大声一些,也不会吵扰到邻居,何况这时候整个村子里,还有灯光的也只
有这一家了。
门内响起一个娇脆的少女声音应道:
“来了,来了,爷爷怎么这样晚才回来?”
木门呀然开启,迎出来的是一个姑娘家。
她当然就是棉褂老者口中的凤仙了,看去不过十八九岁,一身青布棉袄裤,胸前梳了两
条乌油油的发瓣,眨着一双大眼睛,当她看到爷爷手里抱着一个人,不由吃惊的道:
“爷爷,这人是谁?”
棉褂老者跨进门,就一脚朝左首房中走去,说道:
“这人伤得不轻,你关上门,去给爷爷把治伤夺命丹拿来,再倒半碗酒来,要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