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4/4 页)
斋念佛,而且不愿杀生。老百姓在稻田
捉田鸡固然不许,平素栖息树林的野鸽,也禁止捕食。到了稻穗大熟,
邻近的野鸽,也都纷来觅食,大吃田禾,弄得老百姓收成不够吃,甚至
于田赋都缴不上,后来那位县太爷就因此丢官。接任县令一到差,就
鼓励大家捕食野鸽,于是街头巷尾的烧腊摊、卤味铺,腊脯惰醢,几乎
成了鸽肉世界。
这句话非常服膺。中国幅员广阔,山南海北,去的地方倒也不算太少,
只是青海一带向往已久,可是始终没有机会一履斯土。抗战前,碰巧
有个机会到甘肃的省会兰州、青海的省会西宁公于,时届隆冬数九,地
冻天寒,谁都愿意在家过个阖家团圆的舒服年,有了这种人弃我取、可
遇而不可求的机会,自然是欣然束装就道、冒寒西行啦。
根据《地舆志》的记载,青海境内,内海有二十余处之多,海水柔
弱,鹅毛都会沉底。有一处湖泊古称“鲜水”,汉人称它“西海”,蒙藏人
叫它“库库诺尔”,是中国第一个咸水湖。传说在北魏时代幅员千余
里,周围面积有六千四百余平方公里,有台湾现在面积六分之一强,浩
瀚无际,其大可知。这个库库诺尔湖冬不枯竭,夏不漫漶,磅礴苍莽,
鲜腴肥嫩的青海鳇鱼
绿云如海,支流二十余处。其中最大主流叫“布喀河”,河流中蟥妩耸
矗,叠嶂环抱,有两座连峰耸立、峻壁千仞、嵌奇突兀的海上仙山。东
边一座叫海心山,传说唐代每年入冬封河之后,把名驹良骥牝牡相杂
牧放此岛,明年得驹,必多骏异,世称龙种,所以岛也改名龙驹岛。西
边一座叫海心西山,住有若干苦行潜修炼气悟道、奇才异能修士。平
时因为山壤肥饶,奇果佳树,珍禽异兽,靡不毕备,所以穹石曲泻之间
互不相犯,砼径自守。当年武侠小说名家还珠楼主李寿民兄所写《蜀
山剑侠传》里,对于海心山上亦仙亦侠人物的详细描述,大部分是他听
一位藏族炼气士噶贡那彦图所说亲身经历,故事虽然光怪陆离,倒也
并非全部虚构。
布喀河里出产一种鳇鱼,有人说鲟鳇一体,就是一种鲤鱼。东北
松花江在同江县跟黑龙江会合的地方,也产鳇鱼,而且松花江鳇鱼的
鼻骨脊骨又软又脆,非常好吃,可是细一品尝,其鲜腴肥嫩,就没法跟
布喀河的鳇鱼相比了。大凡鱼虾一类鳞介水产,水温越低,肌理就越
发细嫩甘肥,冬雪封湖,坚冰盈尺,也就是鳇鱼最肥硕细嫩的时候。
蒙藏同胞不嗜鱼腥,向不捕捉,所以捕鱼为业的都是当地的汉族。
他们等湖上结冰逾尺,用一种尖头四棱带回钩的铁制钩连枪,当地人
叫它“冰穿子”,在泳上凿几个或大或小的冰洞,洞口挂上几只红灯笼,
就可放心回家睡大觉了。鳇鱼久蛰湖底,深感冰下凝冱不舒,看见灯
亮闪烁,烛影摇红,自然征逐迈前,腾波鼓浪,跃出冰渊。蒙藏人士平
素以牛羊肉为主食,因此除少数汉族外,平日河里鱼虾几乎没人捉捕,
滋生繁衍数量极多,跃出冰窟的鳇鱼小者都有十斤以上,大者当然更
重了。凿冰捉鱼的当地土人说,如果碰上运气好,天气晴朗又赶上刮
西北风,真有丈把长的鳇鱼随着鱼群蹦上来,不一会儿冰窟四周堆满
了大小青鱼,冻成一座小鱼山。
鳇鱼的特征是鱼唇突出、骨软肉细,稍大一点的鳇鱼,鱼头里充满
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