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页)
最后是医大附一的内科谭主任说道:“我们几个都是西医,对这玩意不在行,王主任,你是地主,又是老中医,你看吧。”王主任好似尴尬的笑笑,把病历接过。
姚慎解释道:“我不是说这个四物汤不好,我曾听说有人善于用四物汤加减,几乎什么病都可用上,而且还效果不俗——对这一点我是持保留态度的。我曾经也用过这个方子加上水蛭用以治疗过一例子宫肌瘤的,服药一月,那肌瘤就没了,由此可见此方的确不错。但在这里怎么会没效果呢?那是开方的人没注意到患者的主证——气虚,而且不是一般的虚。我们都知道,药如不对证肯定是没效,如对证了但药力不足,那也是功用不大的,所以,那四物汤就没什么用。”
姚慎稍停,又自信的说道:“我开的这个方确如危医生所说,是白虎加人参汤加味,+1床无‘四大证’却把它用上,是借鉴了张氏的《衷中参西录》的石膏用法,在《衷中参西录》中我们可以见到很多用白虎汤治外感内伤发热的案例;而我之所以说它是参赭镇气汤,是因为我所开出的这方子是仿参赭镇气汤的方意开出的。”
“张氏的参赭镇气汤是以补益元气为主,我把方中的赭石去掉,用石膏、龙骨、牡蛎代替赭石的质重下沉引药下行,石膏更可与知母、山药等以清退虚热,而龙骨牡蛎则与萸肉配能收敛正气、与三七配则能止血散瘀,诸药合用,以达补、清、敛、散之功效,而全方因为人参之功,虽是用了一大堆的矿类药,却不会伤及正气。”
顿了顿,姚慎又道:“我说的‘联方’也不是装神弄鬼,患者患病日久,宗气、元气必然亏虚,这我们从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看出来,补了元气补宗气,这很正常;扶正以攻邪、正胜则邪退,疾病在这两补之间,应该就会阴消云散吧。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还请各位前辈多多指教。”说完便拿眼去看那几位裁判,等待他们的裁决。
西医的几个主任你眼看我眼,最后是谭主任说道:“我们几人被电视台邀来,主要还是为了应付万一出现危急情况,病人出现危险时我们就抢救;你们这时说的都是中医,我们都不懂,那就谈不上什么意见了。”另外一个年纪较大的也附和道:“老王,说起中医,我们基本上就是看戏,还是你来吧。”
王主任笑笑,说道:“这个。。。。。。这个,姚医生说得很有道理,关于他的‘联方’,我在几年前看过,虽然有失偏颇,但也是不错的,我认为姚医生的方法可行。”
姚慎听他这般一说,这才醒悟过来。难怪这王主任看来眼熟,原来在四年前姚慎“联方”初成之时,曾寄到徐梧中医杂志,却了无声息;当时姚慎在徐梧市中医院进修骨科,因听说王主任在中医界声明颇响,便拿了去让他过目,王主任看后连说不错不错,但当姚慎让他推荐推荐时,王主任却含糊其辞,当时姚慎大惑不解,后来听人说,在医界有个潜规则,发表一篇论文得三百左右的润笔费,就相当于过路过桥费一般,但当时的姚慎又哪里知道,就算知道了,也是满腔的豪情志气,怎屑于去钻营如此小道?自那以后,姚慎一时心冷,再也懒得把“联方”拿出示人。没想到一别四年,此刻却以如此场合见面。
不过王主任说话还算公允,这倒让姚慎大感意外。当下很客气的招呼道:“原来是王主任,一时倒没想起来,还是王主任养生有道,这几年竟是瘦了些吧?”
王主任打着哈哈道:“托福、托福啊,年轻人不错,不错啊。”
姚慎不动声色的问道:“那王老您看,我这方子还用得用不得?”
王主任眯眼笑道:“当然用得,当然用得。”
姚慎回过头来对危医生说道:“这病我以前碰过,如果不出意外,我是指在服用中药前不出血的话,那她明天大便就会通畅,三天后血小板化验就会有所上升,当然由她目前的状况看来,出血的可能不是太大,何况我们还用得有止血药呢。谢谢你的指教。”
危医生听他语气真诚,神色不似作伪,也不好多说什么,道:“我也是为了病人好,只要病人没事情,大家就都好了,是不是?”
一场风波就此结束,大家和和气气的收了场,姚慎开的中药也被送去急拣急煎,只等病人喝了看疗效,可说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而诸人中最欢喜的莫过于黄记了,老黄与摄影师如实的拍下了办公室内争论的场景——既然是中西论战,那这就是最有卖点的东西!
大林木 路旁土 海中金 炉中火 第二十四章
某某年的中西论战在一些权威的专家教授看来不过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