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谈阔论,以此来折磨别人的耳朵。这种人只会表面上兴高采烈,却不会因为好话好事而返照内心。孔子说,道听途说是无德的。这话一点也不假。真正知道大道的人,哪有时间去到处宣传自己,胡说八道。即便每天都温故知新,若有所得,也只是自己心里知道而已。
(大凡无德之人,当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辄欣欣然高谈阔论,以动众人之耳,故容悦于一时,不知革面洗心,返观内证。孔子曰,“道听途说德之弃”,洵不诬也。若真知大道之人,方其偶有所知,朝夕乾惕之不暇,安有余力以资口说,徒耸外人之听闻耶。即令温故知新,悠然有会意处,亦自有之而自得之)。
憨山大师②:这就是圣人之所以是圣人的原因啊。圣人有自知之明,能把所有的道理仅仅置于心中,而不夸夸其谈。自己知晓便足够了,说出来也并没有什么作用。这种内心的自知是语言所不能表达的。喜欢夸夸其谈的人都不是掌握真理的人,所以懂得大道理的人往往不善言辞,满嘴大道理的人反而经常什么都不懂。
(谓圣人自知之明,故善能含养于心,而不形于言。以自知之真,言有所不及也。若夫常人哓哓资于口谈者,皆非真知者也。故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苏洵③: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
①黄元吉(1271―1355),字希文。出身豫章丰城(今属江西)望族。元代净明
道士,在净明道系谱中称净明嗣教、旌阳三传。
。 想看书来
知者不言(2)
②憨山大师(1545―1623),法名德清,俗姓蔡,字澄印。全椒(安徽)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
③苏洵(1009―1066),号老泉,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楚王遗弓(1)
楚王遗弓 自然的平等、平衡
丁丑年十一月 天气 今日心情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听说楚王不久前去云梦泽打猎时弄丢了一张弓。本来丢张弓不算什么,可那是他最心爱的一张弓,于是手下人都忙着帮他找。有个善于讨人欢心的属下说,就算是把打猎的地方掘地三尺,也要找到那张弓。楚王后来看情况,觉得把弓找回来的希望不大了,就说:“算了,这弓丢了也是被楚国人捡去了。楚国人丢了又被楚国人捡到,没什么区别嘛,不要找了。”
我想楚王说这话时心里一定有些难受,毕竟那是他最喜欢的弓。但他之所以这么说,一来是安慰自己,二来也是在借题发挥。这番话的潜台词是,他把自己看做和老百姓一样,都是普通的楚国人,并没有所谓君臣草民之分。
对于楚王的这番话,很多人都表示赞赏,但也有些不同的声音。比如孔丘就说:“楚王说的是没错,可如果弓是被过路的鲁国人或者别国的人捡到了呢?依我看,反正丢弓的是人,捡弓的也是人,楚王要是能领悟到这一点,就真的是仁德之君了。要是天下各国国王都领会到这个道理,也就天下太平了。”
孔丘的这番话,表面上确实比楚王高明了很多,但仔细想想仍然是狭隘的。万一楚王的弓丢在了荒草堆里,或者干脆掉湖里了,根本没被人捡到,好好一张弓就那么烂在荒郊野外了,又该当何论呢?所以我觉得,这件事还应该看得更深刻些。世间万物,天、地、人,都是一样的,就算是这弓烂在荒草堆里,那些荒草得以亲近如此宝贵的弓,也是美事一桩。
进一步说,就算是桌子凳子,石头土疙瘩,我们也不能因为它们没有生命就把它们划做异类。天上的白云大雁,地上的瓦砾,水中的蜉蝣,既然存在于这个世界,就都是平等的。倒是那些怜悯、爱惜甚至同情的姿态,本身就是以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作为前提的,是不可取的。世间万事自有其规律法则,人活着就要吃饭,走路就可能会踩死几只小蚂蚁,刻意为之就显得虚伪了。人也可能会被老虎狮子们吃掉,小蚂蚁也会吃青虫,没有谁是永远的强者。其实从整个世界来看,所有这一切都有一种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规律,无所谓孰高孰低。自然的法则,通常是要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而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主动地减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