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部分(第2/4 页)
几句。说完之后,还看了郭亮一眼。笑道:“郭县长,我觉得你说的对。”
郭亮莫名其妙,但也微笑着应答她的微笑。
张辉对这个横插一杠子的康美霞更是恼怒异常,但装着心平气和的样子说道:“那也未必。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缺了教练不行,缺了球员更不行。”这话有了一丝妥协的意味。
但是,这话因为退让太快又留了尾巴,又被另外一个副县长曲云谊“抓住”了,他也笑着插言道:“呵呵,张县长,你这话说的太……,谁都知道球员和教练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否则的话怎么踢球。问题是我们大家都在分析到底是一个球员重要还是一个教练重要。我其他的不知道,因为我连假球迷都算不上。但我知道在踢一场球的时候,教练有权让最优秀的球员坐冷板凳,而最优秀的球员却不能让教练不指挥。所以,我认为还是教练重要。教练就如我们的上级领导,我们做什么事都还是按照领导的指示做的。领导可以安排我做某件事,也可以安排另外的同志做某件事,虽然我们有时候出色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任务,但不能因此就说我们比领导英明,比领导重要。”
曲云谊这话说的有点重,特别是他将球员和教练比着领导和干部,这让大家面面相觑的同时。更让张辉无从反驳。这番话更让张辉今天引出的话题蒙上了一层尴尬的味道。由最开始的玩笑话、闲话演变成了官员们斗法的话题,让有的人显得异常幼稚。
张远新有点不满地打量了张辉、曲云谊一眼,然后笑着说道:“你们还研究的还很深嘛。薛书记、郝秘书长今天是第一次来,王市长也难得下我们基层一次,你们可要好好敬他们的酒。我看你们差点忘记今晚最主要的工作了吧?”
正好服务员开始陆续送菜上来了,大家开始添酒干杯。气氛一下变得热烈起来。
郭亮分别敬了薛华鼎、郝国海、王小甜等人一杯酒,然后他就没有再敬,把机会让给了其他人。从薛华鼎喝酒的样子看,他也是一个能喝酒的人,十杯酒下去脸色只是有点点发红。说话还是中气十足。
想来也是,一个久经官场的人怎么可能不会喝酒呢。酒可以说是官场的润滑剂,有了它很多事情就好办得多,一些平日不敢说不敢提的话题在酒桌上可以借故说出来,而且不如平时一样显得突兀和过分。
酒席是在热烈、祥和的气氛中进行和结束的。当薛华鼎的脸终究喝红了的时候,王小甜副市长建议大家不再喝酒,酒席也就进入尾声。
喝完酒,薛华鼎一行开始回去。只不过薛华鼎单独回省城,而郝国海、王小甜等人则回绍城市。他们都拒绝了张远新安排警车开道的好意,不声不响地离开了双清县城。
恭送了薛华鼎一行,县委常委班子回县委大楼继续开会,郭亮等人则各自散去。
回到自己的家,郭亮还是没有打定主意是不是把蓉洱茶的事告诉薛华鼎,或者说用何种方式告诉他。他不希望因为自己告诉了他,让薛华鼎左右为难,最后在薛华鼎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郭亮倒不是怕薛华鼎将来给他小鞋穿,他还有办法通过许昆山来调和两人之间存在的芥蒂。他是担心薛华鼎不是如他自己所想象的廉洁,如果他已经有想法从这件事中捞到好处:比如经济上的,比如政治上的——和张春华达成统一战线,那么自己将蓉洱茶的事告诉薛华鼎,薛华鼎反而会感到为难。以前完全可以装着不知道其中的猫腻,现在装不知道都不行。这就导致薛华鼎很可能打破原来的计划。
现在道貌岸然的官员太多了,外面看起来正气四溢的官员暗地下做龌龊事的不知有多少。
郭亮不会认为薛华鼎不知道蓉洱茶的事,否则的话刚才在吃饭之前不会提出来。到了市委书记这个位置,说什么话都是有讲究的,特别是他是新来的,又是在周围全是官员的情况下。谁知道他今天说这个事是不是在试探?
就算薛华鼎是新来乍到不熟悉蓉洱茶的内幕,只要他发现异常,完全可以委托在绍城市甚至在福江省根基深厚、人脉宽广的许昆山去打听、去调查。只要许昆山有心,不用多长的时间就能将蓉洱茶的内幕弄得水落石出。
想到许昆山也知道这件事,郭亮决定暂时还是不告诉薛华鼎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想清楚了这些,郭亮一下放松了,哼着歌曲洗澡看电视然后上床睡觉。
当郭亮睡觉的时候,薛华鼎还坐在回省城的路上。坐在安静的后座沙发上,他的心思还留在刚才吃饭的那一幕上,感觉那个叫张辉的人实在幼稚了点。同时也在猜想郭亮那个小子心里到底在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