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1/4 页)
张献忠藏宝的故事广为流传,成都一代就有“石牛和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的民谣流传。彭山县附近也有类似的民谣,“石龙和石虎,银子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
这两首民谣都大同小异,除了最关键的第一句以外,其他三句意思完全一样。都是说的,谁能够看破这民谣的奥秘就能找到无数的金银,这些财宝多得可以买下整个成都。
这里“买到”和“买尽”是一个意思,外省的朋友们看到这里,多数都会误解为“买到成都府”,是买到成都府里面去住的意思。其实不然,四川的朋友只要用四川话去念这首民谣就会很明了,真实的意思是将整个成都府买到手的意思。
据说张献忠和李自成分道扬镳后转战山西、河南等地,声势浩大,且喜欢“抢劫”,专抢巨室豪富,达官贵人,也因此获得了巨额财富。
从1630年起事到1646年兵败而亡的16年,张献忠凭借烧杀掠夺,据说已经富可敌国,建立大西政权后,“天府之国”的财富可以说被他尽纳囊中,崇祯皇帝和他相比也只能算是“小户”而已。
他曾经在成都皇城举办斗宝大会,得意洋洋地炫耀他的富有,二十四间房子堆满奇珍异宝、金锭银锭,令人目不暇接,瞠目结舌。他的财富可见一斑。
张献忠的宝藏曾一度被人追捧为世界第三大宝藏,自清代至今都有不少的人进行过热切的探索。其中大部分人都是一无所获,但也有少数获利者。尽管如此,张献忠的宝藏依然是迷雾重重。因为传说中的大量财宝始终没有现身。
根据李来的分析,张献忠留下来的宝藏不止一处,成都地区和彭山县附近不同的民谣就是最好的证明。当然其中最大的宝藏,自然是又我们祖师爷亲手设计藏于锦江之底的那部分。
对于此次藏宝,历史文献中也多有记载。
吴伟业在《鹿樵纪闻·献忠屠蜀》中说,顺治二年(1645年),张献忠“用法移锦江,涸其流,穿数仞,实以精金及其他珍宝累万万,下土石筑之,然后决堤放水,名曰‘锢金’。”
彭孙贻《平寇志》卷十二引查继佐的话,也说张献忠“用法移锦江而涸其流,下穿数仞,实以黄金宝玉累亿万,杀人夫,下土石填之,然后决堤放水,名曰‘水藏’。”
两书中,一称“锢金”,一称“水藏”,当属于传闻异辞。彭遵泗《蜀碧》卷三也记有此事,作“锢金”,但没有提及窖藏的数量。
除了这些民间野史以外,官方的史书中亦有记载。《明史·张献忠传》说:“又用法移锦江,涸而阙之,深数丈,埋金宝亿万计,然后决堤放流,名‘水藏’,曰:‘无为后人有也’。”
除此之外由于张献忠兵败,军中留下的大量金银珠宝随着部队而转移。其间部队遭到袭击而临时埋藏或遗失的也不少。彭山县老虎滩的宝藏就是其中之一。
张献忠部队从水路出川时,由于银两太多,木船载不下,于是张献忠命令工匠做了许多木头的夹槽,把银锭放在里面,让其漂流而下。打算在巫山附近江流狭窄的地段再打捞上来。但是后来张献忠部队遭到了阻击,江船阻塞了江道,所以大部分银两沉入江中。
这一部分沉入水中的财宝便是流传于彭山县附近的宝藏,历年来经常有人在这一带发现明代的金银器物,可以作为佐证。
而且民谣当中“石龙”和“石虎”在当地石盘山的附近也有印证。《彭山县志》记载:“石龙,彭山县治东十五里。其形肖龙,首仄蜿蜒,髻髭迸露,鳞甲峥嵘,有持雨拿云之势,长三四丈许,若经鬼斧神工者然,与石虎相对。”在石盘山上的山路尽头,石龙赫然立在岩壁上,石虎的虎身仍清晰可见,只是部分头像已经被破坏。
对应这段河的位置就是现在被当地然叫做老虎滩的位置,这段河滩中自清代至今都有人发现古代的银子。其中规模最大的就要数乾隆年间的一次官方打捞了。
《彭山县志》记载:“乾隆五十九年,冬季,渔者于江口河中获刀鞘一具,转报总督孙士毅,派员赴江口打捞数日,获银万两并珠宝玉器等物。”
而且近年来还有人在附近捡到银子的。从彭山县的发现可以说明两点。第一,张献忠富可敌国之说成立,因此根据我们师门流传的情况藏宝之说也成立;第二,彭山县的宝藏应该确为兵败沉船所致,否则不会那么容易打捞。
由这些推论我们可以猜测,“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的民谣应该是根据原有“石牛”和“石鼓”改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