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部分(第3/4 页)
推卸的责任,等这件事情过后,林副市长还是在常委会上做下自我检讨,另外,张楚生的问题市纪委还是要跟进一些,市公安的工作暂时就交给李海来负责,他是公安系统的老人,是标兵,年富力强。”何书林轻咳了一声,他语气不疾不徐地说道。
林凡近乎泼皮式的强势,梁春的圆场,张成华的检讨,何书林的板子,这一环接一环仿佛是计划好的,让人无从去反驳,潘东明心中叹息一声,别看现在他与龙冬琼联合掌控常委会,但何书林这个市委书记一旦做出决定,那么基本上就能拍板。
何书林拍板,其他常委都保持沉默,龙冬琼和潘东明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也缄默下来,两人都知道,他们掌控常委会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只可惜了此前大好的局势,就因为一些突发的事件挡住了他们蓄势待发的布局,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他们现在就是没有爪子的老虎,徒有其表。
林凡的动作干净而利索,赵毅宏前脚带走张楚生,他后脚就踏进了市公安的大门,将张楚生再度经营起来的势力连根拔起,李海是何书林在常委会上亲点的代理局长,强将手下无弱兵,在燕市的这一年时间里,他早已拉起了一批年轻干警,他效仿林凡的做法:只认能力不认人。
此前被张楚生放走的人再度被抓捕归案,前段时间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流血冲突事件再次进入公众眼帘,甚至一度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燕市周边两省,王林、谢正国代表两省省委向中纪委、公安部调查两年前那场洪灾,并提交部分证据,目标直指三江水利集团及燕市船运行业,包括薛家在燕市的绝大部分企业,最终目标直指薛芸。
第二天,龙阳打来电话,林凡与何书林两人往龙甲山庄走了一趟,在里面待了半天时间,没有人知道他们聊了什么,达成什么样的协议,但是在接下来的常委会上,龙冬琼态度大变,转而支持何书林。
薛家在燕市大势已去,薛芸站在窗台前,凝望着燕市的夜色,十月深秋,灯光璀璨,星月暗淡,有寒风刮得脸生疼,他不言不语。
“看来之前针对林凡的计划已经全部落空,白、李两家那两只老狐狸果然不是省油的灯,这次白岩宏和李显盛出面,还有燕市这只老狐狸,我们已经没有任何胜算了。”刘志平目光有些复杂,他想到了多年前和林凡结怨,大好的局势却一朝翻盘,与今天何其相似。
“我们还是早些离开燕市,否则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林凡迟早会查到你身上,燕市已经没办法继续待下去了。”刘志平继续说道。
“他林凡还动不了我。”薛芸淡淡一说,目光是何其自傲。
“你到现在还没了解林凡这个人吗?”刘志平摇了摇头,他道,“林凡已经察觉到燕市大坝的事,迟早会追查到我们身上,以我对他的了解,他绝对敢先斩后奏,这次他九死一生,听说半条腿都残了,这口气他早晚会算到我们头上。”
薛芸轻叹了一声,有无奈,更有遗憾,他策划这么久的完美计划一朝就流产,林凡出事,何书林一蹶不振,燕市常委就如同板上肉,唾手可得,可惜……
薛芸知进退,懂隐忍,在当天晚上,他和刘志平秘密离开燕市,直奔海外。
次曰清晨,金阳高照,国务院、中纪委、公安部抵达燕市机场,何书林亲自迎接,由燕市船运事件所引发的这一系列问题总算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燕市船运行业被查处,三江水利集团高层调动频繁,不过凡是牵连到薛家的线索都在一夜之间被掐断。
燕市市委书记办公室。
“薛芸这个人跑得还真快,听说他已经到欧洲了。”张成华笑道。
“这也是一种无奈吧,这次林凡大张旗鼓,单看他一副不追查到底就誓不罢休的样子,薛家应该也怕了,毕竟一旦真的查下来,薛芸也脱不了干系,到时候薛家这麻烦真就不小了。”何书林点了点头。
“他要不走的话,我还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薛芸对薛家太过重要,是那只老狐狸的接班人,到时候薛家老狐狸肯定坐不住,薛芸离开也好,只要他一走,燕市的这一档子事就好处理了。”林凡摇头,他笑着道。
确实如林凡所言,薛芸的离开给薛家在燕市的势力带来了灾难姓的后果,原属薛家的各大势力先后被林凡或拆或降或调,在何书林的支持下,林凡将公务员遴选制度在燕市大规模。
在全市公检法系统自查自纠反腐之后,市委常委对林凡的工作进行了重新调整,国务院已经特批燕市成为第一批金改试点城市,林凡开始主抓全市的经济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