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第2/4 页)
,所以与俗人不同者,正以不老不死为贵耳!‘今灵宝派宣扬所谓‘灭度‘、‘轮回‘,即几死几生后成仙,无疑是对原有神仙说的修正。
灵宝派的修炼方法,主要是符箓咒术,用它来召神役鬼,消灾除病,也用它上通天神,使修道者名登仙籍。又特别重视斋醮科仪,疑为葛巢甫所撰的《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云:‘夫学真仙白日飞升之道,皆以斋戒为立德之本矣。‘
陆修静也谓‘斋直是求道之本‘。因此他为道教撰写了大批斋醮科仪书,特别是灵宝斋仪。此外,受上清派的影响,也讲存神,服气,叩齿,咽津。从其重符箓科仪方面说,它与天师道相接近,而与上清派有区别;从其强调劝善度人方面说,又与天师道和上清派都不完全相同。
《灵宝略纪》称,葛巢甫在隆安末,将‘灵宝经‘‘传道士任延庆.徐灵期等,世世录传,支流分散,孳孕非一。‘
《道教义枢》卷二《三洞义》作了同样的记载。任延庆事迹不详,徐灵期在《南岳九真人传》《南岳小录》《南岳总胜集》等中皆有记载。《南岳总真集?衡岳观》称其为吴人。但《南岳九真人传》与《南岳小录》皆称他于西晋武帝太康八年(287)去南岳建衡岳观,盖误。《南岳九真人传》称其为‘宋时人‘,以南朝宋‘元徽二年甲寅(474)九月九日于上清宫白日升举。‘(《南岳总胜集》谓元徽元年九月九日冲举),盖得其实。
除任延庆、徐灵期传‘灵宝经‘外,与其同时的陆修静(406~477)则是更为重要的传人。他是南朝著名道士,对改造旧道教、建立士族新道教有很大的贡献。他与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皆有渊源,但皆无直接的师承关系,自称‘三洞弟子‘。唐道宣《广弘明集》卷四对其评述曰:‘昔金陵道士陆修静者,道门之望,在宋齐两代,祖述三张(张陵、张衡、张鲁),弘衍二葛(葛玄、葛洪)。郗张之士,封门受箓。
遂妄加穿凿,广制斋仪,糜费极繁,意在王者遵奉。‘这一段评语是比较中肯的。
陆修静对灵宝经的弘扬和灵宝派建造确有突出的表现。
第一,他对灵宝经书进行系统整理。因为自葛巢甫造构‘灵宝经‘以后,不少人又将它和‘上清经‘等相杂糅,继续造作灵宝经典。‘或删破《上清》,或采抟余经,或造立序说,或迥换篇目,裨益章句,作其符图,或以充旧典,或别置盟戒‘。②
陆修静认为必须彻底改变当时‘精粗糅杂,真伪混行‘的状况。为此他对当时流行的五十五卷‘灵宝经‘,逐一进行辨别,剔除伪经,编出《灵宝经目》,于元嘉十四年(437)上呈宋文帝。在奏呈的表文中称:‘即今见出元始旧经,并仙公所禀,臣据信者合三十五卷。‘③此《灵宝经目》已佚,他所考订的是哪三十五卷,目前已难确切判定。
第二,对某些灵宝经进行阐释。陶弘景《真诰》卷二十《真诰叙录》称陆修静‘既敷述《真文赤书》《人鸟五符》等,教授施行已广。‘按《真文赤书》即《五篇真文》,载于《道藏》者不止一处,此指《元始五老赤书玉诀》,见《太上洞玄灵宝赤书玉诀妙经》卷上,据日本学者考证,为葛巢甫所造。)
【241章 人界大危】
(接:东华派为符箓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形成于南宋初,流传至元代。
东华派自称其教始于元始上帝和灵宝天尊,祖述灵宝道士徐来勒、葛玄、郑思远、葛洪,尤以南朝宋道士陆修静为其宗祖。据此,可知该派乃是从灵宝、阁皂宗分衍出来的一个支派。灵宝派盛于南朝,唐以后衍变为阁皂宗,在两宋时虽与茅山、龙虎二宗并称‘三山符箓‘,但一直不如其他二宗之兴盛。故常有灵宝道士另辟蹊径,企图独树一帜以振宗风,东华派即是从中分衍的支派之一。
据《灵宝领教济度金书》所载之《宁全真传》看,东华派的肇始者为王古和田灵虚(名思真),创建人为宁全真。据称,北宋末,有尚书王古,‘嗣丹元真人东华嫡传‘。又有道士田灵虚‘遇陆简寂于庐山,玄受三洞经教,与东华丹元玄旨会合。‘陆修静逝世后,被谥为简寂先生,宋徽宗教封为丹元真人,故上文所云丹元真人、简寂先生,皆指陆修静。陆修静是南朝宋时的道士,故北宋末的田灵虚所谓‘遇陆简寂于庐山‘者,纯属伪托,作为创教的准备。但他二人并未创立东华派,而是把创教任务交给了他们的弟子宁全真。
宁全真(1101~1181),名立本,字道立,法名全真。河南开封人。幼养于裴氏家,长犹从裴姓。‘资禀纯异,敏于记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