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偷吃祭品(第2/4 页)
缓缓走去。
杨大麻子却留在了道观的一侧,寻了个阴凉之所藏匿起来。待人们全部离开之后,他在道观四周溜达了一圈,未发现人影,见道观里的道士也进屋午休,便迅速冲向供桌前,拎起鸡鸭,用嘴巴衔住一个苹果,撒腿就朝野地里狂奔而去。
实际上,此刻,杨五爷也隐匿在一处荫蔽的阴凉之处,他同样妄图趁机揩油,偷点贡品果腹。他这个好逸恶劳的家伙,已然两三天仅吃一顿饭了,原本想着在今日求雨仪式之后,弄两个水果尝尝,他倒是没那般大的胆子去拿鸡鸭鱼肉,毕竟那样太过显眼。然而混不吝的杨大麻子,少年不识愁滋味,更是不知天高地厚,触动了水淀村此刻最不该触动的祭品。
跑出二里地后,杨大麻子寻了个阴凉之处,找来一些树枝,堆叠起来,将鸡鸭褪了毛,清理了五脏六腑,放置其上,点了火,开始烤制……
午休过后,道观的道士出屋,惊愕地发觉供桌上的鸡鸭不见了,水果也少了许多。这可是桩重大之事!
于是,道士匆忙奔向杨家大院,向杨二爷禀报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杨二爷听闻之后,亦是惊诧万分,询问道士:“该不会是龙王亲自下来偷吃了?”
“要是如此,理应下雨了才对,”道士说道。
“那究竟如何是好?龙王知晓了水淀村民心意不诚,这雨怕是下不来了。”杨二爷急得汗如雨下。
“是啊,二爷!”道士附和着。
“查一下,是谁偷吃的,就把他摆上去,当作贡品,祈求龙王原谅,”杨二爷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举动。
于是,杨家大院的李管家带着一行人,沿着街道敲着锣,高声呼喊着:“谁家的孩子偷吃了敬献给龙王的贡品,自家速速将这小子送到村南道观前的大石头上祭祀龙王,以求龙王宽恕,为水淀降下甘霖。但凡举报属实者,杨二爷奖赏光洋二十块。”
伴随着一声声铜锣的鸣响,以及李管家那让水淀村每个人都冷汗直冒的话语,家家户户都开始自行检查起来。
此时,杨大麻子正在二里地之外的阴凉之处狼吞虎咽地啃食着烧鸡烧鸭,或许是家中太过贫寒,这家伙吃得风卷残云。
杨五爷偷了两个果子吃下之后,悄然回到了自己那犹如狗窝一般的住处。当他听见杨家大院李管家的锣声和话语,“举报属实者奖赏光洋二十块”,当即心生一计。于是,他起身跑出屋子,出了胡同,循着锣声奋力奔跑起来。
“李管家,我来报,我知晓是谁偷的,是杨大麻子那小子偷了鸡鸭和水果,我亲眼目睹,他朝着村南的野地里跑去了。”一追上李管家,杨五爷气喘吁吁地举报着。
于是,在他的引领下,李管家率领着端着大枪的家丁,朝着村南仔细搜索而去。
就在杨大麻子啃食最后一个大鸡腿时,他抬眼瞥见了不远处正端着枪搜寻的杨家大院的家丁,顿时慌了神,起身拔腿就跑。他这一跑,也引起了正在搜寻的家丁的注意,“看,那边有人,在跑。”于是,李管家和家丁朝着这边追了过来。
吃饱了的杨大麻子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李管家他们倒是找到了杨大麻子的作案现场,一堆烧尽的树枝,满地的鸡鸭骨头。证据确凿,李管家便打道回府,向杨二爷如实禀报。
杨二爷听了李管家的报告之后,气得连声说道:“这简直无法无天,杨家的颜面都被这个混不吝给丢尽了,龙王被得罪,也定会降罪于杨家,看来,非得让他真身去祭祀不可。”
然而,杨大麻子这一跑便杳无音信。他的母亲竟成了他的替罪羊。
经由村中七姓族长共同商议,每日午时三刻,杨大麻子的母亲杨张氏便被五花大绑,送上了方块石头之上,充当“活祭品”,在骄阳的炙烤下备受煎熬。
三天的祭祀下来,这个可怜的寡妇,着实难以承受村人鄙夷的目光,那目光仿佛要将她生吞活剥一般,只因她那不孝的儿子,影响了全村人这一年的收成,他们秋后若没有粮食,自然在此时对杨张氏恨之入骨。
第四天,午时未到,杨大麻子的母亲,一位年仅 32 岁的年轻寡妇,便悬梁自尽了。那天,前去捆绑杨张氏的人进屋一瞧,看到悬于梁下、吐着舌头的尸体,吓得魂飞魄散。
但为了求雨,杨二爷下令道:“照样摆到石头上!”
那一天午时三刻,当杨大麻子母亲的尸首被摆成坐姿,放置于方块石头之上,求雨仪式继续进行。
仪式进行到中途,突然狂风大作,滚滚乌云汹涌而来,一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