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那些夜的风情:她的香 作者:忆何飘
在父亲节写给父亲的话
记忆中的父亲是沉默的,但这不妨碍他拥有上海男人所具备的心细与体贴。小时候,我总是缠着父亲在睡觉前给我讲童话故事,甚至有时候任性地安排几个根本不着边际的人物或者动物叫他给我编一个故事,可每次他讲得都很动听……
上了小学,我开始爱漂亮了,有一次妈妈不在家时候,从没给人梳过辫子的爸爸第一次给我扎马尾辫。那会儿,我还生气爸爸梳的不好看,在上学的路上,我没跟爸爸说话……
中学的时候,我品学兼优,可就是体育很差,跳远跳得近的不可思议,是父亲一直陪着我在沙坑边上练习,最终我及格了,而且成绩不错;仰卧起坐也不达标,是父亲每天帮我看着表,培养我的速度,过了一段时间我以1分钟52个最为标准的仰卧起坐达到满分……
高考前,因为压力过大,我彻底听不见了,是父亲耐心地为我打手语,把话说得更慢叫我看清楚他说得是什么……
那一年,我遭遇了有生以来最大的重创,只有父亲一个人站在我这一边,我以为我活不下去了,是父亲的肩膀让我感觉到了家人的温暖,那一次,我给了父亲长大以来第一个拥抱……
父亲节了,我打个电话告诉了爸爸,爸爸笑了:“好,那我吃面条。”
我也笑了,因为父亲只有在他生日的时候会说要吃面条……
爸爸,谢谢你!我爱你……
创作感言(谁是上海滩真正的主角)
据老辈人说当年的一部《上海滩》曾经达到万人空巷的盛况,确实,黑帮文化是民国时期的上海滩所不可缺少的,上海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也有着相当高的地位。但是,一座城市的繁荣经济始终是基础,如果黄浦江边仅仅是黑帮与洋商厮杀、歌舞升平、靡靡之音的故事,那么历史将过于浅显和乏味。翻翻旧报纸就不难发现,在这片繁华如梦的土地上空聚集着形形色色的商魂,他们才是上海滩真正的主角。
而在当今网络文学充斥着都市YY、后宫、穿越的时候,我却因为孙中山先生的一句“强我中华,必先振兴实业”有了写这部小说的冲动。也许你还不知道,那个时候,上海的众多国货以质优、价廉、名牌打入国际市场,某些行业在华洋竞争中已占据了绝对优势,甚至早有前瞻性做出过开发浦东的设想。其实,我只想以讲故事的形式说说民国、说说商战,给你一个更为全面的上海滩,也正因为如此,在网络中,无疑,我一度被当成怪物。
不只一个人对我说过文章的开篇给人一种大气、沉稳、大家风范的感觉,就这样,我的年龄也被怀疑了,有很多人预言我起码30岁以上,其实,我生于80后,掰手算算,最大的80后也不过30岁。为了这个小说,上海电视剧频道播放了有半年民国电视剧,我全部看过,每天下班规定自己必须走一次拥有百年上海滩之称的多伦路文化街,听的音乐几乎都是30年代的靡靡之音,有时候,我甚至为自己到底生活在民国,还是在现代感到苦恼。
综观近一年来出现在银幕上的民国剧,《闯关东》、《大染坊》绝对是令人竖起大拇指的,因为他们身上有股子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精神。当然,更多的是题材雷同的,例如,跟风似的故事发生在江南小镇,某家族是当地的大户,通过家族内部斗争,或者是有内鬼把家给毁了,然后某位成员不甘心,要重振祖业,最后取得成功,这其中,引入最多的政治势力是督军。说实话,看多了谁都会腻。因此,我觉得大家确实应该看看《她的香》,特定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造就了上海滩的政治势力应该具备民国政府、军阀、租界政府、黑帮以及整日提及亲善友好却从不友好的日本人,而商人在这些势力的压迫下在夹缝当中求生存,他们懂得在商言商的道理,但也更明白商人首先是国人。
有人说我模仿《大染坊》,其实,写这个小说的时候,我甚至连看都没看过《大染坊》,所以,我不服气,于是,在一次换台的时候,发现了这个剧,我认真看了几集,并且拍手大赞,我为有如此之好的电视剧而振奋。如果真要找什么共同点,我想应该就是主人公具备中国商人的特点,有智谋、有手段、懂得运筹帷幄,最主要的是有一颗爱国之心。
身为一名女性,我引以为荣,一直以来,我的笔下也多以女性的视角为主。生活在乱世中的人不易,那女人就更不易。在繁华似锦的上海孕育着这样一群女子:她坚强而任性,追逐梦想,却又不失方向;她过着其他人所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