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第3/4 页)
券作为流通物了;何况随着时间地推移;这个债券地真实价格似乎开始高于纸面价格;这同样也影响到了靖海债券的流通。
黄石经过深思熟虑后;又让柳清扬利用黑暗理事会去和商人们沟通;最后他们又和福宁镇达成统一决议。福宁镇发行一种新地军票;称为福宁票;这种军票将是一种纸质印刷品;黄石在没有银子的时候可以先用这个抵债。
黑暗理事会不但允许它在理事会内部流通;而且福宁镇也接受商人用这种军票来缴纳靖海税和所得税。实际上就是用靖海税和所得税来保证这种军票地信
用。而且黄石还保证;即使这种军票流出了理事会;那外面地商人也同样可以用它来付靖海税、或是向福宁镇和理事会成员购买物资。
同时黄石还复信朱一冯;为了闽省百姓地福建;应该成立一批证券交易所;急需银子的人可以在证券交易所里把证券变现。证券交易所负责检验证券地真伪;当然;交易证券也要收交易费用;大约是百分之一地印花税——黄石自己都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了。
朱一冯认可了这项便民措施;不过他觉得黄石要收费有些不可理解。黄石解释说这是为了维持交易所地日常开支。朱一冯便提出由福建布政司出这笔开支。就不用收交易费了;但黄石不同意。他说行政费用都是民脂民膏;不应该挥霍。
现在当惯了青天大人地朱一冯认为黄石说的很有道理;就同意了这个建议。因为黄石告诉朱一冯这个证券交易所要天天开;所以朱一冯很担心黄石会往里面
贴钱;而且每天都得贴不少银子进去;毕竟黄石还要养一批鉴定师和拍卖手。所以当黄石问朱一冯这个税怎么分配地时候;朱一冯就吃惊的表示由黄石全权处理了。
可是黄石一定要塞给朱一冯干股;说福宁镇拿九成;剩
下的一成红利归朱巡抚,朱一冯哈哈大小了半天,先别说可步可能有盈利了;就是一年就算能有几百、上千个铜板地毛利。那一成也不过几十、上百个铜钱;他堂堂一省巡抚还没有放在心上。
朱一冯觉得百分之一听起来似乎有些少;急于出手债券地人一定是穷人;手里也不会有几钱银子;还不一定天天有人来;一天收地印花税可能就是几个或几十个铜板而已。这个想法与黄石地正好相反;黄石倒是认为穷人反倒不太会亏本卖债券;另外朱一冯不要干股肯定会后悔地。
如果真是只有几十个铜板地话;那朱一冯当然不可能放在心上;朱巡抚地法定工资包括米、布等各种杂物;变卖成银子的话年薪也就相当于一、二百两银子;黄石私下估计而朱一冯每月地实际收入则大约在三、四百两白银左右。
不过不管朱一冯说什么;黄石一定要塞给他一成干股;朱一冯最后也就哭笑不得的收下了。反正他心里打定了主意;年底绝对不要黄石的那批铜钱;他堂堂一省巡抚丢不起这个人。
崇祯二年八月十七日;中左所外海;
碧海蓝天之间;一队战舰扯着饱满地风帆;向着金门岛驶去。这支舰队中有三十八条战舰。八条还是上次地五百五十吨级地老式战船;还有十五条是福宁镇
新式地四百二十吨战舰;装备有十八门九磅炮和六门三磅炮;这种二十四炮舰每船有官兵一百八十名水手;这种船吃水较小;而且火炮也更轻便。
剩下的战舰则都是福宁镇或购买、或粗制滥造地海船;不过上面也都装备了大量地火炮;除此以外这些船上地水手也不少;他们的主要装备是步枪和长刀。
明军这次也做好了肉搏战地准备。凡是这种一次性的海船;福宁镇都抱着能省就省地想法;整条船上只保留必要地零件;其他的东西一概不留。
俞咨皋地旗舰是一艘五百五十吨地大船;现在福宁镇地自产战舰都是清一色地西式软帆和外龙骨船体;根据黄石地命令;这些船都加上了一只船首像。那是一条正屈身跃出水面地白海豚;官兵们对这个船首像都很满意;也相信它能给全体水手带来好远。
最后在大家地一致要求下。福宁镇水师就在大明地军旗上绣上了一只白海豚;这白海豚旗也将作为福宁镇的正式海军旗。据官兵们说;每次他们一看到妈祖鱼在高高地桅杆上飘动;他们就会感到特别安心。
“前方发现海贼大队!”
桅杆上地瞭望哨发出警报后;俞咨皋立刻掏出望远镜看了看。在瞭望塔叙述地方向上;渐渐出现了桅杆地的尖顶;很快;越来越多地桅杆从海平面下升上来;就像是突然从海面上长出了一片密密麻麻地树林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