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燕王朱棣小说 > 第269章 蒙元叩边

第269章 蒙元叩边(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狂魔战神杨再兴在异世,我用篮球当武器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穿越成红楼嬷嬷,我把黛玉养胖了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穿越:我成了小哥未婚夫大王万万不可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四合院报恩的大茂原神:逆徒,连师姐也不放过特种兵之神话人物技能提取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海贼:辉煌天龙四合院之开局让傻柱识破绝户计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燕军取得大胜的战报很快传回北平,全城上下一片喜气洋洋。

这个消息甚至冲淡了先前王府中的愁云。

朱棣南下的这段时间,北平也不是一片平静的。

主要不稳定因素在北方。

年关时朱棣曾带兵西进,攻击大同,回程时有蒙元人来投,朱棣便将他们纳入麾下,带回北平。

这些日子的边患正是因此而起。

谍报传来,蒙古可汗坤帖木儿率兵自沙漠而来叩关,其目的就是为了几个月前投靠来的鞑靼国公赵脱列干、司徒赵灰邻帖木儿、司徒刘哈剌帖木儿等人。

此人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趁着朱棣带领燕军朱棣南下后再来,显然也是早就做过情报工作。

正如朝廷不能将云贵等地边军全部调配北上,朱棣也不能把北疆的边军全部带到南边去。

居庸关、开平卫等各个卫所、关隘仍留守有不少士卒。

但留守归留守,与蒙元开战又是另一个概念了。

当下的燕军很难承担起两线作战,腹背受敌的压力。

可真真切切的威胁就在眼前,不能不解,毕竟北平太重要,出征将领、士卒的家眷们大多都在此,不容有失。

情急之下,朱高炽甚至都动了写信给朱棣,让他派兵回援的念头。

他觉得只要朱棣肯派出部分兵马回援,或许不用作战就能将蒙古人吓退,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如此自然皆大欢喜。

但朱瞻壑却劝住了他,说鞑靼如今还只是陈兵在关外,尚未进攻。

这时候就让朱棣回援也太早了,肯定会耽搁他与李景隆的兵马作战。

南军本就占据兵力优势,燕军再分心,很难取胜。

还不如先抗住压力,让朱棣安心作战。

免得北边也输了,南边也输了,到时候燕军可就真的大难临头了。

朱瞻壑的想法赢得了徐氏的支持,并且留守在城中的郭资、唐云、宁王朱权等人也一致认为应当如此。

而且朱瞻壑还对他们道,与其给朱棣写信求援,不如试试给蒙古可汗写信,陈明利害,晓以祸福,让他退兵。

朱瞻壑穿越过来后把大半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这些书可不是白读的。

至少他对北边的势力形势已经了如指掌,知道这位蒙古可汗坤帖木儿也有自己的忧患。

自元朝廷被大明赶到漠北后,其历史遗留下来的外患便爆发出来。

南宋开庆元年,蒙元大汗、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在钓鱼城被南宋守军射死,其两个弟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展开激烈的内斗,最终忽必烈取得胜利。

其后的百余年里,阿里不哥的后裔一直生活在草原上,并世代与忽必烈家族为敌。

元廷退居上都后,阿里不哥家族与支持他们的蒙古贵族们在西蒙古抓住机遇趁势崛起,摆脱元廷控制,大明称他们为瓦剌。

而元廷代表的忽必烈家族盘踞东蒙古,被大明称为鞑靼。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于捕鱼儿海大破元廷。

北元后主脱古思帖木儿汗与其太子天保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逃出去,但早有准备的瓦剌贵族们联合阿里不哥家族的后王也速迭儿在漠北土拉河发动了袭击,将此二人击杀。

也速迭儿承袭蒙古汗位。

自此阿里不哥家族终于在一百多年后从忽必烈子孙手中夺回了蒙古汗位。

又因为蓝玉北伐成功,切断了蒙元残部之间的联系,令大兴安岭以东的蒙元辽王阿札失里成了孤军,其在不得已之下遣使降明。

太祖高皇帝将其分成三卫,也就是如今的兀良哈三卫,亦称朵颜三卫。

瓦剌、鞑靼、和借助明廷力量的朵颜三卫在草原大漠便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如今朵颜三卫已随朱棣南下与李景隆交战。

而瓦剌与鞑靼之间也没有过消停时候。

也速迭儿身故后,其子恩克相承袭蒙古可汗,但在洪武二十六年,鞑靼与瓦剌又爆发内乱,恩克相被杀,汗位又回到忽必烈系额勒伯克汗手中。

阿里不哥系自然不甘心,汗位刚在手里攥了不到五年,还没捂热乎呢!

建文元年,也就是在去年。

瓦剌领主乌格齐哈什哈以可汗政治腐败、杀弟夺妃为由,举兵弑汗,并扶持阿里不哥后裔坤帖木儿继承汗位。

先前来投奔朱棣的几人都是依附于忽必烈系的鞑靼贵族,如今阿里不哥系掌权,他们

目录
咆哮江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