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部分(第3/4 页)
朴无邪道:“大师兄,他说的岐黄一门,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金振恩道:“人家说说而已,你别当真。”
朴东健问道:“大师兄,我们应不应战?”
金振恩笑道:“郑翼晨这人,迟早都要对上。今天他主动出击,又是代表全体中医,赢了他一人,就相当于赢了所有中医,你说我们应不应战?”
朴东健双眼放出亮光,说道:“不止要应战,还要谢谢他的狂妄自大。为我们省了许多精力,剩下来包括广东在内的几个省也不必去挑战,只要赢了那个所谓的岐黄一门就行了!”
朴无邪也高兴的道:“要战,要战,自从来了华夏,就只是看着师兄师姐们出手,我就只能在边上看,都要憋坏我了,现在对付这个郑翼晨,就轮到我出手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七十二章丹波义经
朴无邪心性简单,只想到能与郑翼晨比试,分个高下,十分开心,浑然不知这一场挑战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毕全功于一役,胜了固然好,如果输了,这段日子以来的辛苦经营,就要一场空了。
金振恩心思缜密,何尝不知,只是促成今日局面,正是他利用媒体舆论的功劳,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对方同样打了张媒体牌,他也只能应战了。
金振恩见众人都是斗志昂扬,非常满意,他想了一想,叫来了一个随从,低声吩咐了几句,让他放出消息,就说韩医应战了,不过有两个条件。
第一,就是医圣一门与岐黄一门比试医术时,决定比试方式和裁定比试胜负的人,不能再像之前一样,是中医,他要求让医术同样跟韩医,中医一脉相承的日医来做仲裁。
第二,郑翼晨如果输了,中医要登报亲口承认中医不如韩医。
至于韩医输了的话,韩医方要如何表示。金振恩并没说,想来是认为韩医是不会输的,也不屑许下不可能兑现的承诺。
消息传出来后,骆华凤又请示了刘文章,刘文章不予置评,只说一切由她安排,骆华凤就通过媒体,同意了金振恩提出的两个条件。
接着,她又以刘文章的名义,向倭国的名医们发出了来华夏做仲裁的邀请,倭医对中医与韩医大战一事,一直都有关注,很荣幸能参与这场盛事,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欣然接受邀请。
既然答应了做仲裁,又决定比试的方式,倭国的一众名医,也开始集思广益,征集有关如何比试的建议,经过层层筛选与测验,历时近一个月,才终于决定了两场比试,一场比内科,一场比针灸。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金振恩等人一直待在青海省,静候消息,再没有继续挑战其他省份的中医,闭门不出,养精蓄锐,准备迎接最后的对决。
而郑翼晨,则是忙着拉拢一些人,加入他这个岐黄一门,总不能一个门派,就他一个光杆司令,再说日医方面,也不知采取什么比试医术啊方式,再多找几人为助手,也是有备无患。
他自知在针灸方面,无需助力,倒有信心应付一切,不过还是让袁浩滨几人,加入了门下。
至于内科这一块,郑翼晨却怕有失,使了个双保险,再一次拜访了同仁堂的内堂,和堂主白慕农叙了叙旧,考了一下他药理方面的知识,见他应对自如,也知他没有偷懒,很是欣慰。
他起码也对得起白祺威的托付,终于让他这个儿子浪子回头,重新做人了。
白慕农很感激的道:“你大老远过来,就为了考我药理知识,真是太给面子……”
“你别误会,我还真不是为了你来的,你的师父白保怡呢?快把他叫过来。”
白慕农被他一番抢白搞得面红耳赤,十分尴尬,起身去叫来了白保怡。
白保怡依旧是文质彬彬,风采儒雅,跟个诲人不倦的教师似的,郑翼晨对他的印象很深刻,这个由白无锋,白三通,白素素三位前坐堂长老悉心培育的弟子,在开方制药方面,堪称第一流,郑翼晨也是极为佩服的。
白保怡礼貌问道:“郑供奉,找我有什么事?”
郑翼晨听他这样称呼自己,这才想起白无锋三人在集体辞去坐堂长老的职位时,曾让自己担任了供奉一职,位置甚至在长老之上。
他笑道:“你叫我供奉,那我就客气的叫你一声白长老了,我今天找你,是想让你和我去和韩医比试,我可能需要你的帮助。”
白保怡道:“可以。”
郑翼晨道:“不过,你不能自同仁堂长老的身份帮我,你要假装是岐黄一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