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部分(第3/4 页)
系中共党员,在广州暴动
之后,即已与党脱离了关系;此次献身抗战,援助一臂之力,但他不知道中共是否能再信任
他。他这个新四军军长是国民政府所任命的,而他将要指挥的部队,又是属于中共的,因而
他特来延安试探。他希望我这个老朋友,能为他考虑一下,究竟这个职务是否可以干下去。
我鼓励叶挺担任这个职务,告以中共不仅不会歧视他,而且会把他当作国共间的一座好
桥梁。我建议他采取诚恳积极的态度,径与负责军事责任的毛泽东商谈解决编组新四军的实
际问题。他们的商谈结果是圆满的。叶表示接纳毛的建议,以项英为新四军的政治委员,陈
毅为副军长兼第一纵队长。湘鄂赣闽皖粤豫一带游击队,编为六个纵队,概由原来的游击领
袖任纵队长。至于军部内的组织应仿照八路军的建制,其各单位首长人选如参谋处、军需处、
军医处等概由叶挺选任。对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方面的交涉,亦由叶挺负责。这就是新四军
编组的开端,也埋下此后国共两方在大江南北展开军事斗争的祸根。
叶挺在延安的时间虽然很短,但也听见一些诽谤我的言论,他似乎并未理会。毛泽东也
从未邀我参与商讨新四军的改编工作,我也乐得置身事外。叶挺离开延安前,曾将经过的详
情告诉我,再一次表示他指挥的是中共的军队,又要挺身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交涉和领款,
将来恐怕会两面不讨好。当时我也不好多说,只得淡淡的表示你已经费了许多力,只得向前
走去再说。
洛川会议后,中共中央对抗战的态度,相当不可捉摸。中共中央政治局有三个多月没有
举行过会议,当时多数政治局委员不在延安,剩下的只有毛泽东、张闻天和我三个人。中共
中央书记处的会议经常举行,由张闻天以书记身份主持,中共中央秘书长和各部部长为组成
分子,我也曾出席过一两次会议,都是讨论各部门的日常工作,从未讨论过抗日的局势。因
此,延安对抗日的动向,只可在毛泽东、张闻天的言论中去找寻。
洛川会议否决了抗日又反蒋的政策,毛泽东、张闻天究竟不好公开违反;但仍然是阴一
套,阳一套的作法。延安在外表上到处是抗日口号,热热闹闹,中共中央内部却有点阴阴森
森的,似乎对抗日前途毫无信心。随着抗日军事的不利发展,批评蒋介石的话便增加起来,
不是说国民党军队如何不中用,便是说南京的妥协派如何活跃,妥协倾向如何增长。当南京
将要失守的前夕,张闻天曾对我说蒋介石快要投降日本了,看那些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存有
奢望的人,还有甚么话可说。
153/166
… Page 490…
《我的回忆》第三册
周恩来在洛川会议后,本应速往南京,但他却借口随八路军到山西前线去了。当时毛泽
东希望周恩来常驻南京,除了了解情况和办理交涉外,八路军还有一些物资没有领到手,特
别是南方各省的中共游击队,毛泽东原来是要求完全由中共人员领导,因周恩来没有去南京
交涉,结果南京径派叶挺以新四军名义实行改编。毛泽东曾说周恩来不遵令速往南京,延误
了大事,外交人员有点不如意就自由行动?那怎么可以呢?
周恩来这种举动,显然是不满意洛川会议。他似乎相信毛泽东、张闻天虽然表面有些让
步,但实际还是坚持己见,他如果贸然赴南京,处境将很尴尬。他不懂声色所先到山西前线
去看看,帮八路军总部办点外交,然后从山西直往南京。可是周恩来在山西前线耽搁了三个
月,毛泽东虽屡电促其速往南京,周总是借故迟延。直到毛泽东去电召他回延安面谈后,周
恩来才遵令返回延安。
九月二十九日,八路军的一部,在山西平型关曾予日军以相当大的打击,这是中共所领
导的军队,在抗日战场上第一个大功绩。日军于九月十三日占领大同后,南向太原逼近,抗
日军凭险节节抵抗。平型关之役,是林彪所部抄到敌军侧后,实施攻击。敌伤亡颇重,稍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