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部分(第2/4 页)
要先
去拜会他的政敌,笑脸相向,这滋味究竟不是好受的。
一九二六年五月十五日,国民党第二届第二次中央全会在戒备森严中揭幕。会议所要达
成的任务,是在准备北伐的名义下,通过党务整理方案,调整国共关系;确立国民党的领导
权。蒋介石从此步上了权力的极峰,军权高于党权的作法也由是开始。
党务整理方案⑥的主要内容规定:国民党内的中共党员对三民主义不得怀疑和批评;跨
党党员不得任党中央部长,任高级党部执行委员亦不得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设立国共两党
46/185
… Page 198…
《我的回忆》第二册
联席会议;共产国际所给中共之指示和中共中央对在国民党内之中共党员所发的一切训令,
均须交由联席会议通过;在国民党内共产党员的名单应提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保存
以及国民党员不得加入共产党等等。在中共看来,国民党所采取的这些办法,绝非如人们所
说的由“容共”到“联共”⑦,其用意无宁是限制中共的发展,打击中共之独立存在。
会议上撤销了汪精卫的领导权,名义上是由张静江代替,实权则落在蒋氏的掌握中。在
蒋介石将军的提议之下,原任监察委员的张静江获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谭延辏Ы犹嫱簟�
精卫为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兼国民政府主席,蒋氏本人则接替谭平山任中央组织部长。
这些改革都是蒋氏一手促成的,也许形式上经过蒋、张、鲍三巨头的密商。
中共党员之出席会议者,如谭平山、林祖涵等采取了保留的容忍态度。他们声称自己不
能作主,须待中共中央处理。
可是国民党内部的纠纷也在那次会议上暴露了出来。五月十九日选举中央执行委员会主
席的时候,第四军军长李济琛发问:“没有到会的人也可以当选吗?”任会议主席的张静江只
好答复:“当然可以。”于是李济琛便在选票上写了苹果一样大的“胡汉民”三个大字,就退
席了。这件事引起了广州要人们的各种议论,有的人说:“李济琛不满蒋介石的跋扈,原想选
汪精卫,但恐引起冲突,因改选胡汉民,以示不屈服。”有人说:“第四军广东系统的人物不
满浙江系⑧的横蛮,市上所发现的反对浙江系的标语都是他主使的;李济琛之选胡汉民,可
予证实。”李济琛与蒋介石之间的芥蒂,大概也由此次事件开始表面化了。
党务整理方案公布以后,广州的中共同志无不万分激愤。有的说:“鲍罗庭被绑票了,张
国焘、谭平山做了投降代表。”有的说:“为何不主动提出改变国共合作方式,由党内合作改
为党外合作?为何不退出国民党?为何要被动的受处罚、被整理?”
鲍罗庭当时也不愉快;但他故作镇静,作种种有利于自己的解释。他说:“我们没有被驱
逐出广东,那就显示我们仍有胜利的机会。只此一点,就可证明我们的处理方针并不算是完
全错误的。”
他还透露五月十五日会议那一天,居然有罢市的传言;中央银行曾发生挤兑事件;“实行
共产”和“杀共产党”等类谣言,不胫而走。他认为这种情形反映出反革命派之蠢蠢欲动的
迹象,军事当局(指蒋介石)似乎箭在弦上,说不定又会发生第二个“三二○”事变了。幸
而我们有先见之明,一直静观其变。事先又与蒋、张获得谅解,在会议中也未发表反对言论,
是以我们并没有坠入敌人的陷阱里云云。
他又指出右派并没有占到便宜,他自己没有被扣留,而主张扣留他的胡汉民倒再被放逐
了,阴谋捣乱的吴铁城也被拘禁了;和香港勾结的伍朝枢更自动离粤了;西山会议派的人物
也不能插足于广东。这一切都证明受到重大打击的不是我们。他又透露,据他所知右派人物
都对那次会议表示失望。又称,会议宣言中既明白规定要团结一切革命势力,与反动派奋斗,
我们大可据此发挥一番,鼓动国民党继续往革命方向推进。
当时不仅国民党右派感到失望,国民党左派也是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