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第1/4 页)
担负着比前次更艰巨的任务。
①向警予此后在党内再没有担任中央的领导工作,到了一九二七年或一九二八年初她就被国民党所害
了。
第二章 “三二○”事变以后
中共中央认为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日事变,是资产阶级图谋夺取国民革命领导权的公开
表现。这一认定的内容大致是:这一事变包含着反抗苏俄控制的民族观念,要对中共加以压
38/185
… Page 190…
《我的回忆》第二册
抑的反共意识,以及拿破仑主义等等重要内在因素所造成。领导这一事变的蒋介石将军所采
取的手段,却是一种推翻原有领导的军事异动。再经过了五月十五日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第二
次全体会议,才确立了蒋介石的领导。中共也由拥护国民党领导逐渐走到反抗的方向去。
我于这一事变约十六天后到达广州。经过一次风暴扫荡的广州,在表面上看,似已恢复
了宁静;事实上,由这次事变所引起的众多问题,都悬而未决。原任主席的汪精卫避不见客,
我也见不着他;蒋介石将军则留守于黄埔和虎门,对外似不愿公开问事;国民政府主席的职
务,那时尚由第二军军长谭延辏г菪锌词兀��鼍质埔约肮�补叵到�绾畏⒄梗�谷巳缱刮濉�
里雾中。
据我所知,三月二十日事变发生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
最初是任海军局长兼中山舰长的李之龙在寓所被蒋介石将军逮捕了。李之龙系中共党员,
黄埔第一期生,中山舰舰长,直接受蒋介石将军的指挥。他被逮捕的理由是将中山舰擅自开
往黄埔,似有异动。但据李之龙辩称,中山舰的调动,事前曾奉有海军学校副教育长欧阳格
转来黄埔校长室的电话命令;他奉命行事,并无过失。中共在广州的同志们认为这是孙文主
义学会所设的陷阱,李之龙不过因疏忽而误坠奸计罢了。不少的国民党人士也认为李之龙的
异动嫌疑,不过是这一事变发动的藉口而已。
接着,在二十日凌晨三时左右,蒋氏所统率驻防广州市内的第一军第二师宣布戒严,出
动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进行解除工人纠察队武装;纠察队遵令缴出枪械,故未发生冲突。
东山一带俄顾问各住宅的卫队也同时被缴了械。在黄埔军校和第一军中工作的中共党员都奉
命离开职守,集中黄埔军校,听候处置。中共广东区委负责人指出执行戒严任务的都是孙文
主义学会会员,尤以完全为其控制的第六团,表现得最为积极。这件事显系蒋氏的主动;但
不少人有意无意的说成仅是孙文主义学会的非法异动。
据说汪精卫事前确毫无所知,事变发生后才由电话中得到报告,他曾愤而将电话挂断,
一言不发,并从此再不露面。据熟知内情的人说,三月二十日后,汪蒋曾几次商谈,都未获
得怎样处理这件事的结果。汪曾表示这种举动是要不得的;为党国威信计,他不能再干下去
了。蒋虽形式上自请处分①,但认为一切均由汪的领导错误所致,汪应首先表示悔改。
至于这一事变发生的具体原因,似有下列各点:
第一是苏俄在广州的军事顾问季山嘉等在军事工作上所采取的方针与态度是使蒋氏发生
反感的重要因素。他们主管军事委员会、参谋通讯、后勤航空、海军等业务,无论在见解、
态度和生活习惯上,都易引起一个自负不凡的中国军人的不快。尤其是苏俄的政策是很重视
冯玉祥的实力的。一九二六年二月间,冯玉祥与张作霖、吴佩孚作战的时候,季山嘉等曾冒
昧的向蒋氏建议将他所统率的军队,由海道运往天津,支援冯玉祥,甚至要求蒋氏到北方去
为冯玉祥训练干部②。这些主张显系不了解中国军人的观念;蒋氏这样一个要独创局面的人
物,那会愿意屈居冯玉祥之下;他之会有苏俄不重视广东的国民革命军和有意贬抑他个人地
位的反感,是不言而喻的。
苏俄是否真有抑制蒋的意图则是一个疑问。季山嘉等与我从未谋面;但据我所知,已往
他们都是依照鲍罗庭的指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