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1/4 页)
行军事会议;一切由军委会主席和总指挥部命令决定便可。这次会议以后,我们的军事会议,
一直到了川北之后,才继续举行。
我和徐向前陈昌浩决定下令全军脱离晏家河阵地,向东往白雀园到金家寨去。沿途并没
有遭受敌军的严重截阻,就到达了金家寨,蔡申熙军长与我们在那里会面,他完全赞成我们
将红四方面军迅速移到京汉路以西去的决策。我们在金家寨部署了留守人员和地方武装的游
击战任务。为了扰乱敌人耳目,我们向外透露我军将向东发展,或向南渡江到江西苏区。
蔡申熙所率领的第七十三师,在金家寨参加了我们西行的队伍。(西行部队有第四军的第
十师第十一师及第十二师以及第二十五军的第七十三师,总共一万六千余人。)我们有金家寨
南向英山行进,在英山附近我们冲破了敌军郝梦麟、上官云相等师的阻隔,再由英山折而向
西,经仓子埠①等地到达黄安以南的高桥区。我军就这样晓伏夜行,以最高速度绕着苏区兜
了一个大圈子。
我在高桥去会见了沈泽民,这是我最后一次与他晤谈。他早已知悉我们决策的大概,积
极支持我军迅速移往铁路以西。当时敌军全部占领了新集七里坪一带的老苏区,我们的地方
武装和留守人员正与敌军展开剧烈的游击战争。我们商谈的要点,是人事配备问题。我要求
沈泽民和其他重要干部随军到京汉铁路以西,但沈泽民以本身系鄂豫皖省委书记,不顾身体
多病,坚持留在这个区域内打游击。不料后来他竟在游击战争中丧失了生命,为了他的职务
而殉身了。
我们侦知河口一带敌军大部已推进到七里坪方面去了,防务比较脆弱,我军乃不在高桥
区停留,移师河口附近,冲破敌军在那里的防线,直指京汉路。担任掩护任务的蔡申熙,就
在这次阻止敌人截击的战斗中阵亡。他是我军公认的一位老谋深算的战略家,他的死亡使我
们大为震悼。
我军乘夜绕到了河口东北一带地区,敌人的追击部队也就分路撵来。我军经过好几天的
夜行,已大感疲劳,但大敌当前,只得占领阵地应战。敌军的一部迅即冲进我们的阵地,使
我军各单位难于互相联络。但我军究竟是坚强的,立即分头截击。在这场混战中,我军伤亡
逾千;但突入我阵地的敌人,也遭到歼灭性的打击,伤亡约为我们的两倍,这样才抑止了敌
军的猛进。
我们到达离京汉路不远的夏店时,曾对鄂豫皖区的工作,作了一些最后的安排:先通知
沈泽民,告诉他我们分手后所遭遇的情况,着重指出因遭受敌军的追击压力,我军势将远离
苏区,何时能再回鄂豫皖区,实难逆料。现在我们只有各自为战,留在鄂豫皖区的游击部队,
53/166
… Page 390…
《我的回忆》第三册
不能指望四方面军的救援,在不利情况之下,可以到铁路以西来与我们会合;一部分干部可
以脱离鄂豫皖区,到旁的苏区去或来找我们。这就是我对留在鄂豫皖区同志们最后一次的指
示。
一九三二年下旬,我军乘夜在京汉路王家店附近越过了铁路,当敌军体路线上的装甲车
赶来截击我们时,我们已在铁路以西二十里的地区了。我军的殿后部队,亦只听到敌人追击
部队的零星枪声。从这里起,我们脱离了鄂豫皖区,开始了西行五千里的长途。
敌人一直是跟随着我们的,目的主要是侦查我军的行进路线和宿营地点。敌军的追击部
队也根据敌机的情报紧紧尾追,而前进路上的驻军有在设防阻拦我们,沿途各地的民团也随
时对我们作骚扰性的行动。沿途居民被逼不敢与我们接近,这使我军的给养大为困难。
我们虽在敌军压力之下退出了战场,但我们的目的,仍在分散敌人兵力,以便乘机反击。
我们希望在离鄂豫皖不太远的地区,找到新的据点,但这只有在消灭了敌人追击部队的情形
之下,才能实现。我军经由随县以南洛阳店一带地区,且行且战,详细移动。沿途安置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