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3/4 页)
。接着我接管了军委会主席的职务(曾钟圣则退居
军委会委员)。我也经常参加特委会会议,推行我的新政策。首先是从拘押中的一千多个土豪
中,第一批无条件释放了三百多人,其余陆续清理,不久又释放了一大部份。增产蔬果和早
熟农作物的办法在全苏区内,积极推行。苏维埃负责人忙着调配一些粮食,分配给那些极度
缺粮的人。苏区内的几个主要市镇,商贾卖贩活跃起来了。有关财政经济的条例,陆续制定
颁行。印刷厂也在筹设之中,准备发行纸币。
军委会的军需处是一个最保守的机构,其负责人对于我的改革甚感惶恐。他们认为释放
土豪,使主要财源断绝,将无法解决军队的供应,目前最急迫的就是军队的夏装问题无法解
16/166
… Page 353…
《我的回忆》第三册
决。我不得不亲自去考察这个问题,清查了军需处的库存,找出积弊和浪费所在。我和他们
详细研究如何节省用料,如何利用旧存服装,如何控制发放等办法。结果发现我们掌握的材
料,可以制成一万五千套,比原拟制成的一万套,多出三分之一。又由于我的这些努力,证
明了军队供应不会受到重大影响。同志们的忧虑减少了,改变政策的障碍也减轻了。
我在这个苏区中心,忙了约两个星期,一切工作的进行,大体上已建立了一个新秩序,
但我仍没有与红四军广泛接触。我决定到金家寨去,看看那里的红军主力,试图推行同样的
改革,去掉一些游击习气。灌溉一些革命的作风。同时,特委会也准备将所属机构迁移到新
集去,并在那里筹备党和苏区大会的举行,以讨论我所开始试行的新政。
① 即少年先锋队。
② 金家寨在安徽省六安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接河南省商城县界。
③ 麻城亦称麻埠镇,在安徽省六安县西南九十里。
第四章 金家寨之行
一九三一年四月底,我由七里坪区出发,前往豫皖便苏区中心金家寨,并在红四军中工
作了一个短时期。我了解了这个苏区及红四军更多的情况,为我后来提出全盘改革计划,做
了进一步研究。
我翻过鄂豫交界处一座并不很高的山腰,首次莅临我们即将作为本区首都的新集。这个
城堡式的小市镇,原系地主们的坚强据点,现在正好为我们所利用。这里的城墙,经历年培
修,高大坚固,超越一般的县城,市镇上当铺商店粮仓以及多数住宅,均建筑的颇具规模,
为这一带所罕见。在这个赤区中心,这里自然是最适宜于作为首都之用的。当时,地主们早
已逃走了,房屋多未遭破坏。同志们正从事与整理市政,计划迁移。
红四军政治委员余笃三率领着第十师的第三十团在这里迎接我。他是从新集西北面的前
线赶回来的,他所率领的第三十团则预备护送我到金家寨去。这位工人出身的余笃三,原是
武汉使其汉口一个工会的领袖,曾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为反米夫派的积极分子。四中全
会后,米夫派在中共中央得势,使他颇为不安。他对第十二师攻打高山寨招致重大伤亡一事,
引咎自责。对于他的现任职务,他也觉力不胜任。我曾嘱他暂居新集,指导这个区域内的军
事活动,一切俟我自金家寨归来后,再行解决。
翌晨,我偕第三十团继续东行。我们这一日的行程共六十里,沿途可以从容浏览。我当
时已接任军分会主席,有马代步,一切杂务,也有随从人员料理。因此,我这次旅行,不若
前次步行的艰辛,可以专心致力考察各方面的情况。任三十团团长的王树声成为我的向导,
他一路向我叙述他在这个区域里所经历的事,使我对这里的发展,有更亲切的了解。
王树声团长在这个区域内是参加游击队最早的一个。他自始就参加这里一个基干的游击
队,从队员积功升到团长。因此,他的个人经历也就是这里游击队成长的经过。这个团长,
身体强健,行动敏捷,对于本区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谈吐处事,充分流露出久经历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