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页)
有杀头的危险。他
特别警告我不要常和革命党人一同在马路上行走;尤其不要和他们一同到英租界去,以免意
外。
他向我描述他在上海生活的情形。他困处在法租界,衣物都典尽当光了;有时甚至没有
饭吃;向朋友借贷更是常有。他告诉我,亡命在法租界的革命党人有的穷得连长裤子都没有
了,往往两三人共有一条长裤,彼此换着穿出去。但干起革命来,还是顶有劲的。他笑着说,
他也快穷到连裤子都没得穿了。我听了这些话,对于革命党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禁油然而
起同情敬佩之心。
23/151
… Page 24…
《我的回忆》第一册
到叶先生住所来聊天的革命党人是常有的,我也常随同他去拜访他的革命朋友。那些人
大半是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人,几乎个个都是十分穷困。其中有些后来在国民政府中位居
显要。我那时和他们晚上赤着脚在法租界马路上纳凉散步,有时买些便宜的酒食,回来享乐
一番。几杯下肚之后,他们便大发牢骚,畅谈时事,他们痛恨袁世凯及其党羽,毫不厌倦的
叙述袁世凯及其家庭的一切丑史秘闻。
对他们的议论听得多了之后,我也曾发出一些问题。我曾问:袁世凯和他那一群军阀既
然这样可恶,革命党有甚么办法对付呢?回答往往是:我们有孙先生领导革命。我又问:如
何革命呢?回答往往是:运动军队,联络会党,用手枪炸弹对付。当我问到革命成功之后又
如何?他们的回答总是不一致的。特别当我问到对于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事,革命党持何态
度时,他们总是侧重指责袁世凯的卖国。这一点使我觉得他们对于日本的侵略似无足够的重
视。
我和叶先生同住了一个多月,主要是在那里准备功课,应付考试。叶先生这个人有点崖
岸自高,落落寡合,对革命也不免有些不得意的牢骚。不久,他得到书法大家清道人李瑞清
的赞助,到印尼椰加达一间华侨学校去教书了。从此,我再也没有听见他的消息。
这时候,我一位奔走革命、担任过革命军团长,经年未见的表兄杜君来到了上海。他和
另外七个青年同住在一间旅社的一个小房间里,大家睡在地板上,真像沙丁鱼一样。我们异
地相逢,特别亲热。表兄要我等叶先生走后,搬去和他同住。我很高兴的答应了。于是那个
小房间里又多了一条沙丁鱼。
那八位和我同住的青年军人是从武汉、长沙、萍乡一带来的。袁世凯死了,讨袁战争结
束;他们的军事活动也已奉命停止。上海孙中山先生的总部派他们暂到日本去学习,待机活
动。他们每领到一些旅费,就大玩一阵。他们热情充沛,天真活泼,最爱高谈自己的英勇往
事,显然有点目空一切,而追求醇酒美人也是他们特别起劲的事。我虽和他们同住,但在兴
趣上并不与他们同调,我喜欢逛书店、浏览搜购爱读的书刊。我有时向他们打趣似的说:“你
们这些英雄好汉,为甚么不钻钻书本?”他们往往这样表示:“只要孙先生做大总统,一切
就都有办法了。”
他们的行期并不确定,只要船票到手,说走也就立时走了。果然那天下午我从书店归来
的时候,他们已全体上了船。我表兄留下了一封信给我,大意说因赶着上船,不能候我回来,
又因袋里业已空空,只有借用我箱中的大洋和衣服等以渡难关,日后见面时再行奉还。我打
开箱子一看,我的一百余元,仅剩二十元了,衣服也被拿走不少,他们还把一些不要用的东
西塞在我的箱内。表兄的这种举动,正是当时一个落魄的革命军人不拘小节的本色。
我已考取北大,可是要去北京,旅费已感不足,只得再回到父亲那里去补充行囊。在这
两个月的时间内,我闯入了法租界革命党人的小天地中,其中充满着革命的理想主义和豪迈
不羁的浪漫色彩。冒险犯难、乐观活泼、共患难、同祸福,是这个圈子内所珍视的品德。我
当时受到这种气氛的影响,认为这种革命的精神,若再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