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部分(第2/4 页)
而收到手里的铜,不顾律法私熔私铸成铜器,价值又会翻上一到两倍。
这是第二层利润。
更出格的,则是把铜钱融掉,加入铅铁制成劣钱,那能赚多少,可就全凭良心了。有的地方,州府流通的铜钱次到一掰就碎,好似土石。
这是第三层利润。
但是,银就不行了,这种仅次于黄金的贵金属,价值十分稳定,极难操控。
铸造银器还涉及到百姓消费能力的问题,掺杂贱铁,也只有唐奕有这个本事。
所以,银代铜,对朝廷而言只要解决铸币成本,就绝对比铜钱有益。民间富户则是正好相反,阻力也是显而易见的。
“陛下不用担心,民间抛售铜钱,本身就是在帮咱们嘛。”唐奕开始安慰赵祯。
短期来看这确实是好事,让流通的钱多起来,这不正是币改的本意?
“而且,就算银圆被他们扼住,咱们还有别的办法。”
“什么办法!?”
。。。。。。
唐奕闻声,把一物往桌子上一拍,“就凭这个!”
赵祯定睛一看,一张纸!?
“宝抄?”桌上正是一张个别州府发行的宝抄。
“对!”唐奕重重点头。“正是宝抄!”
开始的时候想弄银圆,也只是为了一个前期过度,后期辅助。
因为知道金银本位货币的弊端,更知道信用货币对资本的掌控能力,所以从一开始,唐奕的眼光就放到了信用货币上面。
既然已经让人知道了,那干脆也就别折腾了,直接进后期,上纸币。先从代金属币开始,慢慢向终极目标挺进就完了呗。
。。。。。。
“这。。。。。。这能行吗?”
文彦博忍不住把那张“纸”颠在手里,纸能有多沉?轻若无物,正如唐奕的妙想天开一般,轻若无物!
这个是真金白银,黄灿灿的铜钱为币的时代。纸币。。。
朝廷也不是没想过,也不是没干过。像蜀地的交子,正是因为缺铜,朝廷又不想把珍贵的铜钱注入川蜀,所以才想出的以纸代币的权宜之计。
各别州府铜钱奇缺时,也会以宝钞的形式让纸钱加入流通。
可是。。。。。。
事实证明,千百年来,以金石当钱的老百姓根本就不认这东西,这是骨子里的观念问题,可不是一道政令,几番强加就能解决的。
朝廷当一贯钱发下去的纸钞,得用强制手段让百姓接受。而且,一到民间立马贬值,一贯钞换五百钱算好的,有的地方一贯钞连十分之一都顶不上。
“不行的!”文彦博攥着那张纸。“若是纸钞可解钱荒,朝廷早就实行了。”
唐奕撇嘴一笑,“原来不行,那是因为你们没遇上唐子浩!”
“臭小子!”赵祯忍不住笑骂。“好好说话!”
多大个人了,还没个正经。
唐奕尴尬地挠了挠后脑勺,确是一时激动有点得意忘形了。
可是。,得意一下不过份啊!
纸钞这个东西谁要是能送到百姓手里还不被退回来,那这个成就,绝对不比收复燕云小,这可是足以改变世界的东西!
。。。。。。
而这件看似不太可能在宋朝干成的事儿,却是让唐奕差不多干成了。
“我又没说错,纸钞这个事儿以前干不成,但是现在,却是一点儿都不难喽。”
“哦?”赵祯见唐奕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一时也想不明白他哪来的自信。
唐奕也不卖关子,“陛下与文相公忘了吗?咱们的根基是观澜商合!?”
“。。。。。。”
“陛下不会觉得那七百多家华联分铺、大宋酒业一半以上的酒店酒坊,都是摆设吧?”
唐奕脸上尽是自信的神情,“要是一个纸钞都推不出去,那咱们可就白花这么大的力气了!”
。。。。。。
纸钞不被百姓接受,除了心理上的不认同,最最重要的,不还是在流通上不如铜钱吗?
说白了,要是纸钞到哪儿都能用,到哪儿都是照面值做价收取,百姓也就不至于这么抵触了。
唐奕的观澜商合提供的就是这么一个地方,而且是特么一个联络全宋,真正到哪儿都能用的地方。
“还是不行!”等唐奕解释完,文彦博眉头不展出声道。“纸钞就算行得通,但仿冒实在太容易,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