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莫愁前路无知己(第1/2 页)
春日的长安,阳光倾洒,暖煦的光线给这座古老的都城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街头巷尾,热闹非凡,百姓们身着盛装,早早便聚集在街道两旁,欢声笑语交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都在翘首以盼着太子李璟佑率领的出使队伍。
李璟佑骑着一匹通体火红的骏马,那马身姿矫健,每一步都踏出不凡的气势。
李璟佑一袭华服,腰间悬挂的玉佩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他英气逼人,目光炯炯,不经意间注意到了身旁秦如召那频频投来的目光,便微微侧头,骑在马上看向秦如召,眼中带着疑惑,开口问道:“秦哥,你怎么总是看我?”
秦如召缓缓说道:“贞观十五年,末将跟随陛下,陛下也是一身红衣,我们一同策马,走进了长安城。”
“当年这长安城,也如今日这般热闹,街道两旁站满了大唐的文武百官和百姓。”
他顿了顿,眼“末将只是欣慰,太子殿下也如陛下一般,英姿焕发,定能在此次出使中展现我大唐的风采,完成使命。”
李璟佑轻轻摇了摇头,说道:“秦哥,你说岔了,我久居宫中,平日里与大唐的官员们交流甚少,不过是泛泛之交。”
“今日能有这么多官员前来送行,想必是因为他们的孩子也在这出使队伍之中,心中牵挂,才来此送别罢了。”
听到李璟佑的话,秦如召没有回应,只是微微扭过头去,目光落在了骑在马上、显得有些局促不安的王文身上。
李璟佑同样回头,顺着秦如召的目光看向身后的王文。
对于这个人,李璟佑心中不解。
此前,他还特地派人去仔细调查过王文的背景。
结果令他大为惊讶,这个叫王文的人,出身平凡,没有任何显赫的家世背景,也并非父皇的故人之后,仅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小子。
更让李璟佑心生芥蒂的是,王文竟是高句丽的血脉。
想到这里,李璟佑的心中不禁涌起不屑。
他实在难以理解,父皇为何要让这样一个毫无背景,甚至有着异国血脉的人进入大唐如此重要的出使队伍。
在他看来,这简直是对大唐颜面的损害。
不过,李璟佑身为太子,有着良好的修养与气度,哪怕内心再不喜欢、再不认可,面上也依旧保持着平和,没有丝毫表露。
可那些官员的孩子们可就没有太子这般克制了。
他们对王文充满了嫌弃,连骑马都远远地避开他,使得整个出使队伍看起来参差不齐,杂乱无章。
队伍中时不时传来马匹的嘶鸣声和人们的低语声,显得有些混乱。
好在秦如召及时察觉,厉声喝道:“队伍不要乱!保持整齐!”
众人这才稍微收敛,队伍逐渐恢复了些秩序。
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长安的火车站,将乘坐火车前往西京。
西京早已为他们精心安排好了马匹和物资,一切准备就绪,
只等他们抵达,便可以顺利出使。
一想到即将前往西京,秦如召的心里就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
毕竟,他已经许久未曾见过薛仁贵了,他们曾经一同在战场上并肩作战,那些出生入死的日子,也过了很久了。
秦如召很快就看到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姜来面带微笑,眼中有些牵挂。
秦严兴奋地挥舞着小手,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不远处,张显怀也带着妻儿前来送行。
张显怀的妻子李雪雁站在一旁,脸上带着关切的神情,而他们的孩子则好奇地张望着周围的一切。
秦如召对着他们笑着摆了摆手,心中温暖无比。
秦严仰着小脑袋,眼睛睁得大大的,一眨不眨的看着马上威风凛凛的秦如召,忍不住张大嘴巴,扭头对着姜来激动地说道:“娘,爹好威风啊!”
这稚嫩的童声,瞬间把大家都逗乐了。
张显怀看着马上的秦如召,又看向秦严,脸上带着一丝调侃的笑意,说道:“小严儿啊,这算什么?”
“你爹威风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也就你张叔倒霉,这辈子都没什么威风的时候,风头啊,全让你爹给抢了。”
“以后你长大了,有机会要让张叔也威风威风啊!”
听到张显怀这么说,李雪雁的脸瞬间红了起来,她又好气又好笑,毫不客气地踩了张显怀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