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页)
简单。先是厂里为了安定职工的心,许诺说只要是有结婚证明的,厂里都会分房子。光是这一条,在上海的厂就做不到,因此很多大龄青年为了结婚为了分房子来到了三线厂,就原是吸引青年工人来的一个优惠条件,真要是哪里都不比上海强,人家过来干吗?并且市革委会三线办公室还有红头文件下达,说凡是去安徽小三线的,不迁户口,户口仍然在原来的街道。将来他们的子女,也还是上海市户口。光是不迁户口这一条,就让不少人动心。更兼还有不少的优惠政策,比如上海的副食供应一切照旧,原来是多少将来还是多少,并且还要再加上安徽本地的副食供应,除此之外,还有支内补贴。这样里外里一算,加起来快赶上半个人的定量了。那些家庭环境艰苦负担重的职工,为了减轻压力,便报名来了三线工厂。
许下的承诺当然要兑现,给职工的房子也一点不含糊,说给就给,不过是是拖一段时间。结了婚的带了家庭一起过去的先分,想要结婚的先打报告,批下来就申请房子,总要凑够一幢房子的住户,才能开工建房。这一段时间先各自克服一下。
要是在上海,结婚前原先都住在父母家,克服就克服了,没房子总是结不成婚。可是在这里,父母是管不着了,厂里也管不了那么多,又是热血沸腾的年龄,等得了初一等不了十五,一来二去的就生米煮成熟饭了。总不成是男青年去女工宿舍留宿过夜,在未婚女青年房间里做些勾当,那么只好委屈女青年来男工宿舍了。好在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情况,都能理解。晚上吹过熄灯号后男宿舍里经常是春宵一夜,就在放了四张双层床睡了七八人的宿舍里帐子一放,便是各成一国。做点枕上事,床吱嘎一阵,开始还有点尴尬,后来次数多了,也没什么了。什么事情习惯了就好,见多不怪嘛。至于同宿舍的未婚男青年听见这一对人发出点声音会不会十分的难过,那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之内。有本事你自己也去找一个结婚对象,也留宿男工宿舍,谁也别说谁。
就因为结婚有着这诸多的好处,这里结婚的人都早,反正山里日子不好过,回上海又无望,不结婚干什么呢?结婚又可以分房,晚上又有人做伴,好处都占全了。反正婚总是要结的嘛,闲着也是闲着,不追姑娘干什么呢?
除了男青年很落力地追姑娘,结了婚的大阿姐老阿姨也热衷于给小阿弟小阿妹们介绍朋友,一个厂就那么点剩余资源,好姑娘好小伙子有限,不赶紧下手,迟了就是人家的了。并且这里山窄地狭用地有限,也不可能再有新职工进来,大家心里都有数,好姑娘就是这些了,男多女少的局面摆在这里,自己看着办吧。
单身的漂亮姑娘在哪里都是紧缺物资,刚来时还只是扮淑女的女青年们,几个月下来明白了自己的价值,便自动升格成了公主,架子搭得十足,轻易不肯许人。今天跟这个接近,明天跟那个要好,今天和这个吃中饭,明天跟那个吃晚饭,这个星期天跟这个去县城,下个星期天跟那个去邻乡,忙碌得很,招得一帮男青年又爱又恨,又不敢得罪,还要花尽心思讨她们欢心。
师哥舒就挺看不上小姑娘们的浪劲,第一天就说过姑娘再漂亮拉屎也一样臭的格言警句,其后又鄙视刘卫星对申以澄的死缠烂打,两个人一说话,肯定呛起来。刘卫星嗤他是个小孩子,胎毛还没褪干净,哪里知道大人的事。师哥舒鄙夷地说他是臭流氓,整天脑子里想的就是怎么耍流氓,哪个姑娘眼睛瞎了才会找到你?人家要找也找仇封建那样塌实的篮球健将,或是徐长卿这样聪明的秀才,跟你有什么好?你是会修缝纫机还是会煮糖醋鱼?你看叶师傅,什么都会。你看叶师傅家里,什么没有?刚打好的沙发,养的金鱼,种的花,刷的墙,钉的画镜线,哪一样不是叶师傅自己动手做的?这样的男人才配得起朱紫容这样的女人。
刘卫星从来就看不起师哥舒,一向和他对着干,但这一次,也承认师哥舒说得对。说叶师傅虽然瘦瘦的,没有仇封建这么强壮,人长得也普通,没有徐长卿卖相好,脸也没你小白脸白,但确实能干,多才多艺,文武双全。文可以写大字报,武可以开卡车。文可以下围棋,武可以捉三家。文可以用玻璃刀划玻璃给“咭铃子”搭火柴盒大的玻璃房子,武可以背了猎枪去百鸟墓山里打獐子。叶师傅这个人放在这山里真是可惜了。
很难得听刘卫星夸人的,他除了夸申以澄漂亮外,就没夸过别的女人,更别说男人了。可是当徐长卿带他们去叶师傅家吃过一顿红烧獐子后,就对叶师傅崇拜起来了。说下次叶师傅你再去打猎,也叫上我。
他们厂子外面有一条十分湍急的河流,放露天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