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1/4 页)
若是她真的被弄到牢里去了,别说是人参灵芝了。仙丹都救不了她!
“什么?”李大狗是茫然的,他临走前只是叮嘱了唐大姑去报官,至于那两个绑匪。从他的角度看来,那两人即便不被处死,也应该流放边疆才对!
唐甜甜耐着性子把事情从头到尾地说了一遍,顺带也讲了自己的看法。在唐甜甜看来,犯罪嫌疑人翻供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问题在于她对于古代的法律并不是很了解,不清楚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能不能不出面就解决这件事情。
听完了唐甜甜所说的情况,李大狗很是纠结地皱着眉头。他倒是不担心那残废能把唐甜甜告倒了,因为那天唐甜甜失踪以后,他就直接去报了官,衙门那边也是知道唐甜甜被绑的。问题在于,衙门审案子,那所有的人都是必须到场的,这个真心没办法避开。而且,若是对方死咬着唐甜甜也行凶的话,这人生地不熟的,说不定还真是会有什么问题。
安慰了唐甜甜几句话,李大狗离开家去官衙门打听事情了,他首先要弄清楚,那两个人有没有后台。若只是平头老百姓,那他倒是好使手段。另外,也不知道他们还有没有旁的亲近之人,虽然李大狗没想过要用别人去威胁他们,但用钱买通了去劝劝倒是容易。
【198】
虽然李大狗临走前,对唐甜甜千叮咛万嘱咐,让她别再操心这件事情了,反正官衙门就算再糊涂也不会觉得她故意伤人的。可唐甜甜却不是那种坐以待毙的人,对于敢于算计她的人,奉劝一句,请做好死的准备!
“媛儿,事情办得怎么样了?”这些日子,外面的事情都是由唐大姑来操心的,偶尔欧阳管事的妻子也会搭把手,但宅子里的事情却是于媛儿在操办的。
“放心,不就是买粮食和缝制冬衣吗?这江南富庶得很,只要有钱,什么东西买不到?”于媛儿回答得很是自信,也是,唐甜甜交给她的事情,她全部都完成了,自信点儿也没啥。
满意地点点头,唐甜甜毕竟是拥有前世记忆的人,对于舆论走向玩的要比这个年代的人,顺溜得多了!
在小年夜的时候,唐甜甜派出的人在沪州各处搭粥棚,除了施舍米粥外,还发放了大量的冬衣。那些冬衣自然不可能是丫鬟做的,而是从各个成衣铺子里买的。这布料肯定不能算好,不过棉布加厚棉花,对于那些穷苦人来说,却也够了。往年过年的时候,谁又能奢望家里每个人都有新袄子穿呢?
对外,唐甜甜宣称是为了肚子里的孩子祈福,这个借口还是她前世看小说得来的灵感。毕竟,这无缘无故的,她总是要找个名头才好办事。咳咳,总不能说,咱明知道开春以后,要上堂了,所以提前先笼络人心控制舆论吧?那啥,就算唐甜甜再没节操,这样的话她也仅仅是在心里想想而已。
这个年。沪州的百姓倒是乐呵了,虽说唐甜甜只准备了两千套棉衣,但好歹有两千个人拿到了棉衣啊!这个年代的人们还是比较实诚的,仇富心理也不是那么严重,相反很多老百姓对于官宦人家和富商之家还是有种崇敬的感觉的。也因此,唐甜甜和李大狗的名声瞬间在沪州好了起来。
当然,对于唐甜甜来说,做这些事情是远远不够的,她还需要用其他事情来控制舆论走向。等过了年,唐甜甜还准备开一家义学。雇佣一些先生来教导那些个穷苦人家的孩子。这个年代,办学堂还是很便宜,那头在于场地。可场地就算暂时给学堂用了,房契地契却还在唐甜甜手中,等于就是损失了一点儿租金罢了。而旁的,也就是先生的束脩了。
把办义学的想法跟李大狗一说,虽然李大狗本人没念过几年书。但他却是很崇拜读书人的,当即就表示了赞同,并提议这义学最好是拉着官老爷和几个乡绅一起开办。这样,好名声就不止是他们一家子,而且还能有助于唐甜甜一家子在沪州立足。
这个想法倒是好,唐甜甜承认对于人情世故之类的。她是比不上李大狗。虽说她从小就跟着唐老娘四处买人卖人,但她毕竟没有吃过太大的苦头,又带着前世那种人人平等的心态。很多事情是想不周全的。不过,既然李大狗很支持她,那这件事情就放手让他去办吧,说到底,这个年代的女人最好除了三姑六婆的行当外。不要插手旁的事情。
李大狗把义学的事情应承了下来,同时也告诉唐甜甜。他请了一位极为厉害的状师。
对于状师,唐甜甜并不是很有概念,顶多就是把状师当成律师来看。当然,这两者其实区别还真是不大。有了状师,很多事情倒是好办了,加上唐甜甜既是受害者又是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