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现象,是很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探讨的。
(《学术月刊》1984年第6期。
文中表格系杜婉言所作。)注释:
[1]赵翼:《廿二史札记》卷5,《宦官之害民》。
[2]参见拙作《明代宦官简论》,载于中华书局版拙作《刘瑾?魏忠贤》译注附录;《明代宦官与明代经济》,《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2期。
[3]陈洪谟:《治世余闻》下篇,卷3,丛书集成初编本。
[4]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23,《委巷丛谈》,中华书局版。
[5]《魏广渠先生集》第1页,见《正谊堂全书》。
[6]何孟春:《余冬序录摘抄内外篇》卷2,丛书集成初编本。
。▲虹桥▲书吧▲
第12节:明代宦官与江南经济(7)
[7]《治世余闻》卷2。
[8]谈迁:《枣林杂俎》智集,国学扶轮社印本第28页。
[9]王世贞:《弇州史料》前集卷14,《中官考九》。
[10]张岳:《小山类稿选》卷16,明末刻本。
[11]徐咸:《西园杂记》卷下,丛书集成初编本。
[12]韩邦奇:《苑洛集》卷10,乾隆十六年刻本。
[13]同上,卷13。
[14]陶珽重辑:《说郛》续集《沂阳日记》,顺治刻本;陈田辑:《明诗纪事》丁签,卷16;王学谟:《续朝邑县志》卷6,康熙刻本。
[15]《弇州史料》前集卷14,《中官考三》。
[16]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7,中华书局版。
[17]《志怪录》,见《纪录汇编》卷210。
[18]叶永盛:《玉城奏疏》,丛书集成初编本。
[19]《王都谏奏疏》,《明经世文编》卷444。
[20][21]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21,江南九,《松江府志?田赋一》。
[22][23]况钟:《况太守集》卷8,道光刻本。
[24]文秉:《先拨志始》卷下,丛书集成初编本。
[25]郑仲夔:《耳新》卷7,《丑媚》,丛书集成初编本。
[26]叶绍袁:《启祯记闻录》卷1,《痛史》本。
[27]张岱:《西湖梦寻》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印本。
[28]《耳新》卷7。
[29]文秉:《烈皇小识》卷2,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本。
[30]文秉:《先拨志始》卷下。
[31]文秉:《定陵注略》卷4,传抄本。
[32]孙佩:《苏州织造局志》,第4—7页,江苏人民出版社印本。
[33]文秉:《定陵注略》卷4,传抄本。
[34]《明史》卷81,《食货五》。
[35]《明史》卷305,《陈增传》。
[36]《明臣奏议》卷33。
[37]《西湖梦寻》卷3。
[38]《明神宗实录》卷361;徐元灏:《吴门杂咏》卷12,《纪事》。
[39]沈瓒:《近事丛残》,见《明清珍本小说集》。
[40]《苏州织造局志》,第106页;《明神宗实录》卷361。
[41]乾隆《苏州府志》卷42,《名宦一》。
[42]《柴司马奏疏》,《明经世文编》卷107。
[43]《刘文节公集》,同上,卷431。
[44]姜洪:《陈言疏》,同上,卷122。
[45]路工编:《明代歌曲选》,第28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46]光绪《青浦县志》卷18,人物二。
[47]谢肇淛:《五杂俎》卷3,中华书局版。
[48]《东方学论集(东方学创立十五周年纪念)》,第163页。
[49]丘浚:《大学衍义补》卷24,《经制之义》。
[50]明初,朱元璋曾一度对江南大地主持打击政策,并移民至临濠等地,以瓦解潜在的敌对政治势力。但后来即用减免租税,优容南方文人等措施,缓和这里紧张的政治气氛,以稳定这里的政治秩序。
[51]张大复:《梅花草堂集》卷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