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巾国皇后(第2/3 页)
旗混杂其中。
其实不用问,二李虽不知细节,但也能够猜出来这支鲜卑骑兵是做何而来啦!二人不约同时的看了看皇后,由此来看,她此言非虚啊!本来他们倚仗着的便是兵力上强过燕帝那边,再加上招募的万余乡勇,更是壮了他们的胆气。
可是如今燕帝那边却突然多了一万鲜卑骑兵,那可是这一万乡勇完全没法比的。如此一来,他们虽然兵力上依旧占优,但实际的战力上的优势可就不大了!
看着他两的表情,皇后已猜出了几分。于是淡淡的说道:“本宫可没有编瞎话骗你们吧!”
二李看了看她,但并没回答她。而是在心里盘算着,有了这鲜卑的一万精骑,那他们成功的可能性至少从原来估计的八九成,下降到了现在的五六成。
摆在他们面前的,似乎只有两条路了!一是按原计划,立即行动。趁着燕帝现在肯定还没做出布属,内外夹击,进攻燕京城。同时让另一支辽东军在乡勇的配合下,夹击或拖住狼骑。有可能的话,将并县的守军引出来,再趁机夺城。只要完成了这两步,那后面的就好办啦!但这一切都必须在三日内完成,否则,一但鲜卑的援军赶到,那可就难办的!
另一条路,便是终止行动。就当一切都没发生。可这样的话,就算皇帝此时为了稳住局面,不说什么。只怕日后也会清算啊!那会是什么下场,又会涉及多少人?他们想都不敢想。
“三叔!或许事到如今还真的只有放手一搏啦!说不定这皇后就是燕帝派来拖时间的!咱们可不能再犹豫啦!”李程小声的对李源说道。
李源想了想也小声对他说道:“就算咱们今夜就动手。那也不急在这一时,反正该安排的,咱也安排的差不多啦!且听听这妇人还有何话说。”
这时李源才扭过头来对皇后问道:“不知娘娘今屈身军营,究竟是有何事要聊啊?”
“那好!即然大司马想聊,那咱们不妨就敞开了聊,大家都别藏着掖着,也别说些场面上的话。否则这可就没法聊下去了!”
李源点了点头道:“行!可以啊!”
皇后点了点头道:“即然大司马这么说了,那本宫就先问问,你们究竟是想得到什么?为何不惜冒着谋逆之罪名、诛族之风险,也要和皇上对着干?”
一听皇后提出这个问题,李源还没开口,那李程便抢着说道:“皇后娘娘!当年皇上带着你们逃到辽东来的时候,除了那一群像叫花子一样的宫人、官员以及几千禁军以外,可是什么都没有吧!咱们李氏一族,那可是有钱的出钱,有粮的出粮,没粮的出人。硬是帮着皇上在这辽东安下身来!接着又征讨四方不臣之人,开疆拓土,方才有了燕国今日雄据辽东之景象!可是我李氏有多少男儿却已埋骨沙场啊!于是这才有了咱们李氏一族今天的地位和荣誉!我们也知道有句话叫做功高震主!如今的皇帝想借着与虞国的盟约,打压我李氏一族,削夺我们的兵权!就是为了日后能够在需要之时,可随时收拾我们。要知道我们可都是有功,而且是有大功于燕国的啊!皇上这么对我们,我们难道就应该坐着等死吗?”
皇后听罢也不生气,而是十分平和的问道:“敢问大将军、大司马!你们李氏之人,之前不是我大燕之民吗?你们之前不也是我大燕之官员吗?”
她这一反问,倒是让二李都有些哑口无言啦!是啊!李氏本就是当年襄平郡下最大的仕族大家,而他们也大都是襄平或其余几个郡县的各级官员。按说,做这些,迎接皇帝迁都,难道不应该吗?
这时的皇后并没有给他们思索反驳的时间,而是接着说道:“本宫承认,你们李氏一族确实有功,有大功于大燕。这一点皇上也承认,否则也不会提拔这么多李氏一族的官员,并将整个辽东军都交给你们管理。这是多大的信任啊!若说牺牲与付出!那我杨氏一族呢?我杨氏一族当年也是蓟州的望族吧!要说当年也不比你们李氏差吧!可当年河北之战,我杨氏战死者又有多少?现在还在朝中任职的又有多少?恐怕四品以上的官员一个都没有了吧!我们又埋怨过谁?又何曾居功自傲过?”
皇后说的这些,他们自然知晓。也确是实情,因而两人也都沉默不语。
说到这里,皇后轻叹一声:“唉!这些都是陈年旧事!不提也罢!说实在的,皇上因为蓟州随时面临着北宁强大的威胁,早就离出要调辽东军入蓟州。以加强蓟州的军力,毕竟蓟州不仅是我大燕的龙兴之地,也是辽东的屏障。若蓟州有失,那辽东又岂能久存?这些道理你们不是不明白吧!可你们却就总认为皇上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