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1/4 页)
〃。然而,就在帝国南方的大员们猜测朝廷的《宣战诏 书》是否有效和自己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的时候,朝廷要求各省立即派遣兵力〃北上勤王〃 的圣旨到了。面对上面盖有皇帝玉玺的圣旨,官员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对《宣战诏书 》的表态只是态度,现在朝廷要让他们行动了。帝国官场的常识是,官员可以贪污、受贿、 腐化、堕落,甚至可以消极怠工,可以以私误国,帝国的官场从没把这些这些〃小节〃放进 官场道德的范畴中去;但是,自古以来,帝国的官场决不允许抗旨……〃旨〃这个汉字在 中国有一种威严的氛围,它的含义已经超出了〃皇家文书〃的字面解释,而成为〃不得更改 〃的代名词。在帝国,是否〃遵旨〃是衡量一个官员是否〃道德圆满〃的最基本的也是惟一 的标准。一个帝国的官员如果公开宣布他要〃抗旨〃,不要说他的脑袋用不了多久就要搬家 ,就是周围的人以及身后的历史对他吐出的谴责的唾沫也会把他淹死。帝国南方的官员们正 为难的时候,李鸿章独自一人给朝廷发去了一封电报……帝国两广总督李鸿章对朝廷要求各 省派遣兵力〃北上勤王〃的圣旨态度是:〃此乱命也,粤不奉诏〃。罗■■ 《庚子国变记》,载《清代野史》卷一,巴蜀书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130页。 这也许是上个世纪之交中华帝国政坛上最著名的一句话。这句话的历史意义不仅是有效防止 了这个帝国内部###的蔓延和对外矛盾的升级;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帝国具有近代政治意 识的新型官员第一次在国家政治中显示出鲜明的独立性和抗争性。 〃乱命〃一词是李鸿章精心选择的政治术语,意思是所抗之〃旨〃是一个不真实的〃伪诏〃 ,因此不存在对帝国政府的反叛意图……帝国南方的官员还没有大胆到可以不加掩饰地与朝 廷分庭抗礼的地步。尽管如此,这个表态已经是开天辟地了。帝国南方的官员们获悉李鸿章 的电文后信心大增,决心将帝国南方各省联合在一起,抗旨到底。 至少在一百年前,在中华帝国的土地上,一个有趣的格局形成了,那就是:北官南商。 当干燥荒芜的北方黄土地上突兀地耸立起帝国的各种衙门的时候,当红墙绿瓦下的皇家大道 上骄奢地横行着帝国官员的八抬大轿的时候,当带菜色的农民们抛田弃舍地聚集在京城的府 邸 中高喊〃扶清灭洋〃的口号的时候,当象征着帝国威仪的皇家高大城墙在洋人的炮火中烈焰 腾空的时候,当能够细数宫中秘史的京城百姓在烈日下眯着眼静听有关朝廷的最新传闻的时 候,帝国的南方却正细雨绵绵。连绵的细雨使帝国南方红色沃土上的绿色植物一派生机盎然 。在木棉和棕榈掩映下的城市里,最高大的建筑物是金融和现货的交易场所,中外商人们的 汽车和马车竞赛似的风驰电掣,即使是最下层的农民也在道听途说地打听着目前大米的市场 行情和丝绸的出口报价,因为他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家的插秧和养蚕的比例。中国广东自秦始 皇时始设郡,是帝国对外开放、贸易通商最早的地区。南朝时广州已经是中国南部沿海的一 座重要的商业城市,到了隋唐,这里又成为整个帝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唐代著名的〃通 海夷道〃便是从广东始发,经过越南,过新加坡海峡到苏门答腊、斯里兰卡,再沿着印度半 岛的西海岸直达幼发拉底河河口……这就是延续了上千年的〃海上丝绸之路〃。大清帝国中 期实施的闭关锁国几乎使帝国所有的沿海贸易口岸全部关闭,而广州作为惟一的一个例外被 准许依旧通商,照样买卖。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帝国每年通过广州口岸进口的商品总值达 到8000万两白银,即使在《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帝国陆续对外开放了上海等口岸,可 广州的贸易额仍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着全国的首位。商品贸易导致的必然结果是近代工 业的崛起。1845年广东出现了一批以造船业为龙头的近代〃外资企业〃:英商的〃柯拜 〃、〃诺维〃、〃高阿〃、〃福格森〃,美商的〃和旗〃等等。而民族资本的随即投入标志 着中华帝国近代工业历程的开始。1872年,在广东,仅民族资本的丝厂便有二百家以 上,同时还有印刷厂、电灯厂和造纸厂等,城市工人总数达六万人以上。更重要的是,帝国 的官方衙门开始插手工厂企业的建立和经营了……广东近代洋务派官员开办的广州机器局、 黄埔船坞、轮船招商广州分局等著名企业开了这个千百年来鄙视经商的巨大帝国的〃官商〃 之先河。 上海,世界著名的东方大港。它扼守江海咽喉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必将是世界贸易往来中的 一个重要连接点,商品贸易的巨大内在推动力强迫它必须成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