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2/4 页)
”谢知笑着说,“等八叔回来,我给他好好庆功。”
三姨道:“为姑娘做事是应该的,老八这辈子只会杀人,现在让他去做生意,也不知道他怎么做的。”
被甲八带去的孩子,也是在谢兰因和谢知支持下养出来的私兵之一,因为身体素质不好,所以没有选中当侍卫,只当做文职。这些孩子是谢兰因到了怀荒后让死士私下收养的,等谢知年纪稍大点,死士要离开,谢兰因让他们把孩子都带走给女儿。
到谢知这里后,谢知让人教孩子们读书认字,后来她又编了一套简易扫盲课本,教他们加减乘除和简单的会计和天文地理知识。谢知打理农庄,也让大孩子跟庄头一起学,谢知目前农庄上所有的产品,他们会作,所以谢知很放心让他们去洛阳给自己置办没人知道的别产。阿娘可以知道,但阿娘在怀荒,她不能在信里说,只能等阿娘来京城再说。
谢知目前有十个被叔伯们选入真正的死士候选人,谢知更愿意称呼他们是亲卫,因为谢知并不准备用死士那套严苛的淘汰法培养孩子,顶多以后他们当不了自己近身侍卫,当普通侍卫嘛,干嘛动不动就死人?死士也知道现在不能用皇家那一套,就照着谢知说的话去做,分亲卫、护卫和侍从三个等级。
谢知让秦纮送来马就是给那些私兵的,八个男孩、两个女孩,既然她要培养骑兵,就要让他们从小在马背上长大。谢知希望老天让自己能成功种下占城稻,让自己庄上不缺粮食,不然随着开销越来越大,她真要入不敷出。
谢知咯咯直笑,“庄子不用做生意,只要有出产就行,找不到渠道,我们就自产自销,家里那么多人,肯定都能用掉。”
“姑娘说得对!”三姨最喜欢听的就是谢知说自己家里,漂泊一辈子,他们求的不就是一个安心吗?
谢知微微一笑,她也喜欢小庄子,这里才是她心中的家,将来如果阿娘愿意,她真想把阿娘也带来。谢知是太爷、太太养大的,她从小的床头故事就是他们当年的艰苦历程,本朝太|祖的文选、国家的历史,是谢知从小的床头读物。
作为本朝开国那些元勋,他们凭什么用小米步|枪打败敌人?就在于他们的军民鱼水情啊!在本朝没开国之前,军队只是流氓、强盗、杀人魔的代称。那支让人看到绿色,心里就安定的军队,是本朝前无古人的创举。
谢知知道在当下环境中,培养这么一支军队是妄想,但她也希望自己的私兵能越向那片绿色靠拢越好。论军民鱼水情,没有人能比得上他们,谢知深知人民力量,所以她也愿意自己身边的私人环境往那方面改造。
三姨关切的问谢知在谢家的情况,谢知挑能说的说了些,三姨还担心魏国小皇帝收了女人后会对姑娘宠爱稍减。谢知笑道:“三姨你放心,我们挺好的。”她那么用心经营她跟拓跋曜的感情,如果拓跋曜还会喜欢上别人,也是她的命,强求不得。
三姨也觉得自家姑娘怎么看怎么好,魏国小皇帝怎么会不喜欢她?谢知洗完澡,烘干了头发,从荷包中取出她拣来的梅花,一朵朵细心贴在麻纸上,用墨色浅浅的画了几根梅枝,片刻一株栩栩如生的梅树跃然纸上,
谢知再在空白处写道:“正平九年十一月二十日,从大母游抱朴观,进香毕,携妹赏梅于园中。庭院积雪深深,寒意凛然。然天已转晴,碧空明净,寒芳错落,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儿不忍伤梅,遂拣残梅几枚赠君。”
三姨看的目不暇接,她也是认字的,但是她从来想不到,拣来的梅花还能做这事?三姨虽是皇家死士,但生不逢时,没有赶上好日子。她在宫廷时成祖已年老,无心女色。成祖驾崩,萧赜登基时年纪尚幼,满宫嫔妃皆是寡妇,自然谁也无心做这等风雅之事。
谢知将信放入木匣,让三姨派人送回谢府,谢府里自有人将信件送入宫中。谢知换上庄上自制的亚麻衣,披上厚厚的棉斗篷,还戴了一个羊绒线织的帽子,出门跟庄上孩子们一起吃饭。
谢知在庄上办了一个食堂,不仅庄上的孩子可以在食堂里吃饭,就是庄户只要每月缴纳一定粮食,也可以在食堂吃饭。食堂里的菜都是有油水的,大家都喜欢来这里吃饭。不用生火做饭,一月还能吃上几顿栗米饭,这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但今天谢知要陪大家一起吃饭,庄户们都被遣散,只留下孩子们端端正正坐着,等谢知进来,大家不用吩咐,便全体起立,恭敬的喊道:“大娘子。”
谢知每次遇到这情况,都想喊一声:“同学们好。”这跟她以前上课太像了。她笑盈盈的说:“大家都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