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兴安岭发现大量夜光鸟 > 第75章 鲁正锋灞桥破阵 金伯言商州弃官

第75章 鲁正锋灞桥破阵 金伯言商州弃官(第2/4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我的娘子是穷鬼女帝汉末小人物红楼之致太平回到古代当圣君逍遥庶子综影视之宫斗赢家日不落大明:洪武人皇穿越农门,我的身份竟是王府世子盛唐称帝从被陷害谋反开始进巨:艾伦,我真是你亲巨弟啊天才麻将少女:开局九莲宝灯豆一与媚灵军三国之人皇四合院:回到54年,还好带系统围炉三国重生人皇吕奉先穿越到古代,从七品芝麻官做起考公上岸了?上的大秦的岸!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蓝锁:puppy酱只是想通关

,立即撕开一道缺口,西军趁势杀了进来,官兵弓弩手吓得丢下弓弩逃命。

鲁正锋一马当先,带领着身后的士兵们直冲中路。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的弓弩射击,迅速向前推进。其他的抵抗力量对鲁正锋来说毫无威胁,他手中的长枪如鬼魅般出没无常,每一次出手都让敌人非死即伤。仅仅片刻功夫,前方的两道防线就被轻易攻破。与此同时,叶展和洪峰也率领着各自的兵马冲进了寨子。他们分别从左右两侧展开攻击,与鲁正锋形成了三面夹击之势。

中路第三道防线,官兵布置了大量的障碍物,让西路军的进攻变得异常艰难。不仅如此,他们还时不时地从各个角落射出冷箭,给我们造成了不少困扰。更糟糕的是,这里的布幔层层叠叠、密密麻麻,让人完全迷失了方向。想要点火烧掉这些布幔,但偏偏又遇上逆风,火势根本无法蔓延开来。无奈之下,西路军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

终于通过了这道难关!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后续的两道防线竟然无人看守。西路军轻而易举地抵达了高台,却发现这里已空无一人。原来,那个狡猾的耿浪看到前方防线被攻破后,便偷偷摸摸地从后方溜走了。士兵们失去了指挥官,犹如无头苍蝇般乱作一团,哪里还谈得上有任何战斗力?瞬间,他们就土崩瓦解。残兵败将都往京兆府方向逃窜。

因为考虑到京兆府乃西部重镇,藏龙卧虎,里面虚实尚不清楚,看天色也不早了,所以鲁正锋并没有乘胜追击。后队人马也到了,马上就在灞桥安营扎寨,打扫战场。同时派出多路哨探,刺探京兆府军情。

次日清晨,天刚亮,鲁正锋就已经洗漱完毕,穿上了自己的铠甲,亲自率领五千兵马向着京兆府东门进发。一路上,他都在思考着如何才能攻破这座坚不可摧的城池,心中暗自盘算着各种策略。当他们抵达京兆府城东门外时,鲁正锋终于亲眼见到了这座城市的壮丽景象。城墙高耸,厚实无比,仿佛是一座天然的屏障;城壕深且宽阔,让人难以逾越。眼前的一切让鲁正锋不禁想起了前朝的皇城,那种气派令人叹为观止。然而,更令他惊讶的是,城头上的守卫竟然如此森严。当他们看到有兵马靠近时,立刻紧闭城门,并将吊桥高高拉起。这一幕让鲁正锋心中暗惊不已:“这样坚固的城防,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军队以及大量的攻城器械,恐怕是无法攻克的。”面对眼前的局势,鲁正锋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领了五十骑亲随绕城转了一周,发现四面情况大体相同,虽有个别地方城防破损,但都在抢修补防中。回到东门,他试着冲城头守兵破口大骂,都没有回应,任由你骂。他只能回到灞桥大营,一面派出探子改扮成普通百姓往城里混探听城里情况,一面赶紧制作攻城器具,准备强攻;另外每日派出二三千兵马去城下叫骂挑衅。

先不说鲁正锋的兵马在灞桥做着攻城前的准备。回头来说孙立部从虢州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本属虢州管辖的朱阳县和卢氏县,兵不血刃就接管了。很快大队人马推进到洛南县,这种山区小县,弹丸之地,也没有什么坚固城防,虽有抵抗也无法阻挡西路军的强大攻势,不消一个时辰就被攻陷,县尉领败兵投降,知县高风不肯投降拔剑自刎。

洛南地区的山势起伏不平,道路崎岖难行。不过,这一带却是适合扎营的地方。在这里,孙立的军队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补给。他们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好准备。而洛南与商州之间只有一条道路相通,因此只要守住这条通道,就能有效地阻止敌人的增援部队进入商州。

然而,在这个时候,一些小股乡兵、义军以及占山为王的强人们却开始向孙立的军队靠拢。这些人来自不同的背景和势力范围,但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投靠西路军。山区里的官府武装虽然实力不强,但民间势力却非常强大。许多大户人家都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以保护自己的财产和家人。而那些稍微有点名气的山里,则往往隐藏着一些强悍的强盗团伙。这些人平日里可能会欺压百姓,但当面对外敌时,他们也会团结一致,共同对抗敌人。

此外,洛南地区紧邻华州,这里的人民早已听闻过义勇军的威名。如今,西路军开始攻打城池并掠夺土地,许多人担心如果不加入西路军,未来的日子将会变得艰难。有些人因为害怕西路军的势力庞大,决定投降;而另一些人则心怀野心,希望能够借助这次机会混出一番事业。于是,这些人纷纷前来投靠孙立的军队,寻求庇护。

最初,这些势力大多持观望态度,观察着局势的发展。但当他们看到有人投降后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饿死鬼与扫地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