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臣和奴才的称呼(第3/3 页)
玩意。
一些不考究的剧组,连宋朝都会被安排说大臣上奏折了。
实际上直到清朝顺治朝为止,中国古代的朝廷与地方之间的联系靠的都是题本(各时代称呼不一,采用明朝用法)。
明朝官员有事报告皇帝,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
题本盖官印,奏本不盖印。
题、奏本都由通政使司进呈,由内阁大学士“票拟”,给出相应的处理意见,然后呈交皇帝“批红”,由皇帝给出最终决定并用印下发。
因此,这两种文书都是公开的。
但是康熙皇帝这个人他不一样。
他善,舍不得大臣们上班干活累着。
与其说大家一起开会讨论,不如让地方官和自己悄悄的说话,于是奏折就出现了。
奏折实际上就是把过去要公开的很多国家大事,全部变成了地方官和皇帝的私房话。
《康熙王朝》里这个私房话还成了康熙治理有方、调节大臣关系的好办法。
好听一点的说法:叫加强了君主集权。
难听一点的说法:家国不分。
实际上就是把国家当做自己一个人的私产。
属于部落文化没有洗干净,还一个劲的开倒车。
康熙年间能够和皇帝用密折交流的大臣并不多。
而能够和康熙用奏折告小黑状的,大多都是在康熙身边长大,从小就在宫廷里面呆着的旗人。
这样的人不属于科举考上来的,能够被派出去捞钱,全是靠给皇家干粗活。
说难听一点就是老爱家的家奴,所以这个时期他们在奏折里面对康熙的自称就是奴才。
康熙眼见这么多人围着他叫自称奴才。
大清第一巴图鲁,越听越开心。
“这个称呼对,极对!”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大家都想讨皇帝喜欢,都想进步进步。
康熙50年之后,除个别的大臣和皇子之外,旗人大臣们基本上也都开始陆陆续续自称奴才。
,!
这才有了所谓的满汉分别称臣和奴才的现象。
老爱家的特点就是儿子看不惯老爹。
雍正登基之后,对于父亲这种把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国家的政治机器绑定在一起的行为就很反感。
所以在雍正朝,雍正不仅不希望汉人自称奴才,他对于满人自称奴才也不怎么:()刷视频:震惊古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