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页)
“别闹,听我说。”赵丹峰白了马伊利一眼,看向马耘,“以为我是疯子,不不,我只是阐述了一个事实。自从视窗95面世,一个全新的世界真正打开了一扇窗户。”
马耘觉得这家伙似乎是有点料的,起码知道点东西,这才有了继续听下去的动力。赵丹峰接着说着,“正如你所说,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会在外来将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当然,现在有这么点趋势,所受限制虽然很多。但要看到这是不可逆的趋势,不出十年,全世界都将会在万维网上获取自己想要知道的一切。随着硬件技术的开发,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用不着五年,全国将遍布大小电脑房,网吧。未来网络的中坚力量,也将会在本世纪末崭露头角。是不是说的太空洞了点?宽泛了点?”
马伊利愣了愣,点点头,又摇摇头。赵丹峰也懒得理她,看向马耘,马耘点点头,又摇摇头,“说实话,全国有你这么对互联网有信心的人,大概不会超过一百人,在你这个年纪的绝大部分人,还不知道万维网和互联网是两样东西。那么你能告诉我一点,你更有内容的东西?”
“首先,我不是搞信息工程的,也不是搞通信网络的。”赵丹峰先把自己撇清,“我就是一演员。所以以下的话,你就当我侃大山。”
马耘点点头,“这大概是我近两年听到最有趣的侃大山。”
赵丹峰一笑,继续说着,“未来我们的生活将和互联网密不可分,会成为社会构架的基础。我们会在网上看书,听歌,找资料。看电影,看电视剧,骂人,吵架。身隔万里,心若比邻。所有人的灵魂都可以在网络里找到自己的墓地。有一天,我们不再满足只能在网络里找寻虚拟精神世界,我们想要将网络和现实无缝连接。生活就是网络,网络就将是生活。于是,这一天,网络会像一个超级庞大的批发市场。你可以在里边买到你想买到的任何东西,小到一针一线,大到飞机大炮。这不是夸张,这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看看这十二亿人口的超级市场,只要没人花一块钱在批发市场买一件东西,会带动多少产业?”
马耘不是没幻想过这样一幅场景,但也还没想到过会发展到这一天。这年头全世界人也不会想着不到十年,信息技术的跳跃式发展,远远已经超过了人类预计的步伐。
“有这么夸张?”马耘不由的问道。
“我说了这不是夸张,这是一定会成为现实的事实。”赵丹峰摊摊手,“当然,你说我是臆想也好,幻想也罢,这便是我对互联网的认识。”
“不,我不认为是臆想,事物的发展是有迹可循的,这个规律也许现在还不明白,但并不代表它不存在。我不敢置信,只是因为我还没有看到这条牵着未来的线。我只相信我看到的和我推断的。”马耘无疑是个很理智的人,“无论怎样,你的话,对我启示很大。”
“不敢不敢。”赵丹峰真是不敢,就瞎吹一下而已,换个十几年后来的大学生来,比自己还能侃呢。
“对了,还没介绍,我叫马耘,现在在经贸部做点外包的小生意。”马耘介绍着自己,顺便递给赵丹峰一张名片。
赵丹峰双手接过,轻轻读了一遍,让马伊利收进包里,才介绍着自己,“说了我是个演员,我真是个演员,不过现在还在中戏念书。我叫赵丹峰,也许你知道我另外一个名字,曾小贤。”
“就是最年轻的现代诗人,我看过你的诗,很棒。”马耘倒是吃了一小惊,文人相轻不假,不过现在咱不是老师了,是个商人啊,那还相轻个屁啊,说两句奉承话又不会死。
“对了,你不也在燕京吗?想要找人聊聊,可以找我。我写bp机号给你。”赵丹峰找了张纸,马耘倒是随身带着笔,留下联系方式,“如果你有一天想要建立这么一个批发市场,记得找我投资。”
赵丹峰是不信马耘不来找自己,就冲投资这条,阿里前期搞得跟黑洞似的,也就我这样的不怕被套牢在里边。马耘倒是一乐,绕了一圈,自己还没开口呢,人家自己愿意投资。不费吹灰之力就拉到未来投资啊,马耘收好赵丹峰联系方式。其实丢了也没事,大小算个名人,花点功夫也就问到了,不还在中戏读书吗,那破学校还没四中大呢。
跟马耘闲扯了一阵,马伊利觉得自己想都困了,靠着赵丹峰,不住给马耘演绎着看表啊,照镜子,打哈欠等等送客的表情。也不知道是马耘假装没看到,还是假装没看到。一直到赵丹峰提议,“要不一起吃顿饭吧,跟哥哥真是一见如故啊。”
马伊利和马耘心里一起闪过一个念头,真是个凯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