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页)
第三十一章 怪歌
2006年9月29日。东方的天际刚刚露出第一抹熹微的阳光。
怪歌何的歌声又嘹亮地唱起来。那歌声张扬得有几分变态,肆无忌惮地搅扰了人们的清梦。
沈默揉着眼睛,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
夏晓薇的头枕在沈默肩上,还在睡着。
怪歌何的歌声咿咿呀呀地飘进教堂。
“晓薇,晓薇!”沈默轻唤。
夏晓薇睁开眼睛:“天亮了?”
“天亮了,我们也该开始工作了。”沈默说。
夏晓薇站起来,开始梳理头发:“从哪儿开始着手?”
沈默若有所思地取出李畋留在岜沙的那张牛皮纸。看那十四个字—“洞葬悬棺,二郎搜山。石门坎,小迷糊。”洞葬悬棺—是不是图中标记的黑点处有一处洞葬,而且洞葬里有悬挂的棺材?二郎搜山四个字有些不着边际。石门坎当然是地名。那么小迷糊呢?小迷糊会不会是一个人的名字?如果是一个人的名字,那么这个人肯定知道一些很特别的事情。推算起来,按这个人当年二十岁的话,现在也应该有八十八岁高龄了。
“考拉!问你话呢!哑巴了?”
“哦,我在想—我们是按图索骥还是先找一个人?”
“想好了?”
“想好了。先找人—如果真有这么一个人的话,也许我们会省些气力。”
“什么人?”
“小迷糊。”
沈默和夏晓薇走出教堂,轻掩木门。
允许沈默他们在教堂留宿的那位老者从寨子里走来,神态是乡间百姓少有的从容淡定。
“大伯,请问,咱们石门坎有没有一个叫小迷糊的?”沈默迎着老者问道。
“你得到石门坎去问。”老者说。
“这里不就是石门坎吗?”夏晓薇疑惑地问。
“这里也是也不是。”老者一脸漠然,“这里是石门乡的苏科寨,是石门乡最偏远的寨子。你们要找石门坎是为了看柏格理和高志华两位牧师的墓地吧?十个来石门的外乡人有九个半是冲着他们二位来的。你们要找的地方是乡政府的所在地—荣和村。”
“怎么走?”沈默问。
“听到歌声没有?”老者反问。
此时,只有怪歌何在唱,那歌声显然正在远去。
沈默点头。
“跟着歌声走,一直就到。”老者说。
“怪歌何?”沈默讶然。
老者很诧异地看沈默:“你居然知道怪歌何?”
沈默支应道:“昨天晚上刚进寨子时听人说起过。”
“哦。”老者说,“今天是农历的八月初八,怪歌何要去石门坎扫墓。你们跟在他后面走就是了。”
告别老者,沈默和夏晓薇急匆匆赶路,循着怪歌何的歌声。
山路弯弯,怪歌何已经走远,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怪歌何的歌声似乎有着非凡的穿透力,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歌声在山峦和林海中回荡,哀啭不绝。
突然,沈默急切地说:“晓薇,咱们走快点!赶上怪歌何。”
“怎么了?”夏晓薇问。
“你听到没有,这支歌多次重复这样一个音节—贾亚希玛。”
夏晓薇仔细倾听,果然,每间隔一段,就会重复出现“贾亚希玛”。夏晓薇惊奇地叫道:“贾亚希玛!就是我们空缺的那个环节?”
“婆罗贺摩,贾亚希玛,吴尚贤,宫里雁,囊占,傅恒……泰戈尔,溥仪。在教授留下的这一长串人名中,所有的人都能从相关史料中找到有关他们的生平描述,唯独贾亚希玛是个例外。难道怪歌何古怪的歌里隐藏着什么秘密?那么,怪歌何又是什么人?”沈默已经开始小跑。
夏晓薇跑步跟上:“我说考拉,你不觉得这事巧合得过于离奇吗?会不会是个圈套?”
“管不了那么多了!我现在就想见到怪歌何。”沈默说。
怪歌何的歌声依然在山间萦绕。
突然间,沈默就像被一颗子弹猛然击中一般,踉跄欲倒。
夏晓薇搀扶住沈默,关切地问道:“你怎么了?”
沈默喘息着:“歌,这歌,是古印地语!”
“古印地语?怎么可能?这里是中国!是石门坎!除了苗族就是彝族,怎么可能出现印地语?而且还是古代的!”夏晓薇质疑。
“所以—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