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第3/4 页)
寻家现在茶铺生意清淡,但是将来码头一开放,生意一定又会红火。而且寻家地大,认了不少军粮,所以男女老少几乎都在地里干活。
却说皇城里,周正已收到消息,周云和仇新已死了。皇上几方面得助,手上聚齐了二万多兵力,而且他还在寻家老宅找到了天王令。
皇城紧闭已经数日。与皇上这一战不打不行了。虽然周正手上还有大量的兵力,而且外部还有亲信,可是心里面却是十分吃紧的,尤其季将军的背叛,令他发寒,谁晓得外面的那些亲信是不是会象季将军一样,表面顺从,心中却是忠皇的。
。。。
115结果
皇上兵临城下。城里传出百姓们的呼声,“开城迎皇上。”
周云和仇新被俘,周正心里的气焰天然矮了几分。尤其天王令落到皇上手上,关于天王令的传说,他比任何人都相信。
皇上带兵反击,令朝中的中立派大为振奋,暗中结盟要支持皇上。
周正的家人已被接到皇城宫中,周正夫妇虽未换龙袍凤装,但此时已经俨然一国之主。
庆华宫里气氛紧张,文武百官,再不象之前,个个向着周正。毕竟皇上能以五百禁卫军的危弱势力,战败周正派出去的两万士兵,并能收服人心,将兵力扩大到两万,这可不是寻常的事。
“周国相,开城迎接皇上吧。”
百官中仅存的保皇派,因碍于势力一直伪装臣服于周正,此时挺身而出。
“开城迎接皇上吧。”
百官分立成两派,赞成开城的站到一边,占了大半,只少数人看着周正不动声色。
开不开城周正都是死路。他从龙案上走下来,拔出腰间的青锋宝剑,寒光印在前排的大臣脸上,一双含威的龙目,喷怒而出,只一个瞬间,寒光便划过前排大臣的脸上,一人脸上被削掉一缕胡须。
李尚书站在头排角上,因是周正亲信,才未被削须,见状连忙道:“国相的剑术真是出神入化,举国上下恐无人能敌。”
周正脸上肌肉深咧,高举兵符,终于下令:“杀!”
两个经历了几代政变的老臣,深知经历此番动乱后,很多大臣不仅人头难保,就是家眷都难保全。此时顾不得自己的生死,极有默契地扑向周正。一个大叫着:“躲下兵符!”
他们的行为引起另外一些保皇派,一同扑向周正。周正手起剑落,砍下一个老臣的胳膊,扑上来的虽是文臣居多,德宗提倡文武双修,因此平时也有加强武习,一同快速扑上去,周正扬剑杀了两个,将兵符往李尚书面前一抛,“下令发兵!若是皇上不降。便屠城!”
李尚书接着兵符,惊得眼珠落地,他是个机灵滑头的人。虽是周正的人,却并不主张大肆杀人。
周正瞪他一眼,手起剑落又杀了两人,“还不快去?”
李尚书捧着兵符跑出大殿,几个大臣追出去。悲叫着,“李大人,杀不得,杀不得呀!”
李尚书此时哪敢回头,背后追来的个个执着刀剑,他的武功极其不好。出了大殿。高举兵符,上了一匹马向正南门跑去。
“抓住李大人,夺过兵符!”
后面有人也夺了外面的马狂追去官道无疆最新章节。
一路上都是森严的军队。个个剑驽拔张。李尚书见离大殿远了,举着兵符颤抖着声音高叫,“开城迎接皇上,所有士兵不得轻举妄动!”
“李大人,你敢胡乱传令?”周正的一个同姓亲信。任了护城将军,举剑飞刺而来。
“保护李大人。”后面追上来的人。拦着那人。
李尚书舒口气,快马而去。
皇上带着兵在皇城外两里处的柳林里,两军对峙,只隔了外面的护城河。城墙上不时有乱箭射出。为了护民,沛林不主张硬性攻城。
“开城迎接皇上。”李尚书在城楼上,举着兵符高叫。
城墙上的乱箭停止,城门打大,百生和士兵涌了出来,跪在两边高声呼叫,“皇上万岁。”
“奇迹!”马希元惊叹道。
“会不会有诈?”皇上微皱了一下眉,此战他作了充分准备,还没打,周正就降了?
李尚书从城楼上跑下来,带着不少将士来到城门外护城河对岸,跪下高呼:“臣等恭迎皇上回宫。”
这个李尚书便是原来巡城的李府丞。沛林认识他,知道这人非常圆滑,不是轻易结怨的人,本是周正亲信,此时出来,恐怕是见风使舵,背叛周正了。便道:“此人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