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2/4 页)
:“大少爷,都是你,一下就给人那么多银子!”
玉罗刹向小燕瞪了一眼:“还说,都是你嘴多,见人家捐银两,也叫我拿出来。”她又朝陶十四娘一揖说,“陶女侠,你看,在下该怎么办?”
“跟我们在一块呀!”
“跟你们在一块?”
小燕又插嘴了:“你们不会抢我们的银子吧?”
众人一听,都好笑起来。玉罗刹忙喝住小燕:“你怎么尽胡说八道的?你看不出各位侠士是好人,会抢我们的银子?”又向众人一揖说,“各位多原谅,在下小介不懂事,胡乱说话。”
陶十四娘笑着对小燕说:“小兄弟,我们想抢你们的银子,会说出来吗?你们还是跟我们在一块的好。”
“跟你们在一块不危险吗?”
“危险是危险,不过以我们四人的力量,总可以将一些强盗贼人打发掉,而且这里离青城山不远,青城山有大批的侠义人士,看来没有什么贼人敢来再找我们的麻烦了!”
“去了青城山后我们又怎么办?以后我们回家,还不是一样有人来抢我们?”
“好啦!小兄弟,看来,我只好当你们的镖师,一路护送你们出四川好了!”
玉罗刹说:“陶女侠,那怎么行!我们怎敢劳动你的?”
“不劳动,那你们走吧。你们要是给人抢了,我可不管啦!”
小燕着急了:“大少爷,我们跟他们在一块吧!”
玉罗刹装着无可奈何地苦笑一下,又向大家一揖说:“在下是给各位侠士添麻烦了。”
陶十四娘说:“秀才别客气,谁叫我们有缘,走在一起了?”
于是他们一行六人,朝青城山而去。一路上,果然再没碰上什么意外之事。不久,他们便踏入了青城山。
青城山方圆二百多里,林木青翠,峰峦起伏,宛如城郭。尤其是主峰大面山,雄险幽奇,直冲云霄,涧幽壑深,古木参天,处处溪流潺潺,不愧“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小燕看得喊叫起来:“这里比桂林山水更美更好玩,大少爷,幸好我们没回去哩!”
陶十四娘说:“小兄弟,人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怎么这里比桂林更美更好玩了?”
“桂林山水好是好,但峰峰不相连,爬完一个山,又要下山去爬第二个山,远看是美,玩起来就没这里好玩了。这里峰连峰的,浓林幽径,云霞飘飘,你看那远处的桥就像搭在云端里,不好玩吗?而且还有那么多的道观亭台,哎哟,真真美极了。”
“好,好,小兄弟,你就和你家的大少爷在青城山玩上几天吧,我们不陪你们了!”
“咦!你们去哪里?怎么不和我们在一起了?”
彭琳说:“小兄弟,我们是来参加会盟,不是来玩,你们去玩吧。”
“那,那,那有人来打劫我们怎么办?”
“这是武林人士会盟的地方,没有人敢来这里抢劫财物,除非他不要命了。敢来这里行凶作恶的,并不是针对你们,主要是来找我们的魔道高手,他才不在乎你们的财物哩。所以你们放心玩好了。不过,万一碰上了打斗交手的事,你们还是躲开一边为好。侠义人士不会伤害你们,黑道上的魔头就很难说了。”
“你们那么多的人开会,他还敢来吗?”
彭琳苦笑一下:“要是他不敢来,武林人士就没有这一次的会盟,但愿他不来才好。”
陶十四娘将玉罗刹、小燕安置在天师洞昭庆观住下。天师洞,是青城山七十多间宫观中主要的一个宫观,相传东汉末年张道陵曾在此讲经传道,所以取名为天师洞。昭庆观历代取名不同,隋朝称延庆观,唐朝称常道观,宋朝称昭庆观,但后来的人,通称天师洞。由于它曾是第一代张天师传道的地方,所以留下了不少有关张天师的神话传说。观前一株数十丈高的苍劲挺拔的银杏树,相传是张道陵亲手种植。观北的三岛石,巨石耸立,上刻“降魔”两字,相传是张道陵降魔伏怪时,一剑挥下,一劈为三而留下的遗迹。观外的什么听寒亭、洗心池、慰鹤亭、怡翠仙窠、掷笔槽等等,都与张天师降魔伏怪的传说有关。而这些地方,壁峭溪清、古木遮日、景色幽极了,够游人玩上两三天的。
陶十四娘在分手时用密音对小燕说:“燕妹,青城山一流上乘高手如云,希望你别大意,小心才是。”
小燕也用密音回答:“陶姐姐,我知道了,你放心。”
“燕妹,你知道我为什么安置你们在天师洞住下的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